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大名鼎鼎的法国大作家,世界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闻名遐迩的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但谁也不会想到,他的创作灵感居然来自于他的债台高筑和丰富情史。他在年纪轻轻时就立下宏愿:“早晚我要发一笔大财,或者搞文学,或者经商,或者娶一位有钱的寡妇。”穷困潦倒时,他不断找女人借钱,被人称为“捞男”。
他的各种风流韵事曾轰动欧洲,为争夺女方遗产,婚期拖延7年,他有多段感情债,他甚至为了女人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还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贵族姓氏……但最终,只有韩斯卡夫人让他彻底醒悟,给了他安定强大的力量,于不动声色间扭转乾坤。那么,这位伟大的作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间悲喜剧。
念母情结,
像太阳温暖的“忘年恋”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他是家里的长子。他的父亲出身贫苦,但凭借着辛苦钻营,赚了不少钱,在50岁时,娶了银行家18岁的女儿安娜·夏洛特,一跃成为中产阶级,还当上了参议员。
然而,巴尔扎克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送给乡下的奶奶抚养。7岁时,他又被父母打发到寄宿学校,那是一座位于法国旺多姆市的教会学校,弱小的巴尔扎克在学校里经常被同学霸凌,身心备受折磨。
母亲夏洛特对小巴尔扎克也一直不喜欢,在寄宿学校5年间,她只看过他两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巴尔扎克倍感孤独,每次有心事,不敢向父母诉说,只能向日记倾诉,他反而因此爱上了文字。1814年,巴尔扎克随家人迁居巴黎,由于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律师,在他的督促下,巴尔扎克考入了巴黎大学法律系。
巴黎的生活扩大了巴尔扎克的视野,大学毕业后,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放弃了当律师的风光职业,而选择了艰辛的文学创作道路,但文学并不能让他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由于他没有按照父母指引的方向行走,巴尔扎克和父母的关系比之前更僵。因为不喜欢,母亲夏洛特对巴尔扎克在经济上也十分苛刻。为了赚外快,巴尔扎克经朋友的介绍,做了贝尔尼夫人孩子的家庭教師。
第一次见面时,贝尔尼夫人温柔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了巴尔扎克,他从没沐浴过如此温暖的目光,这和母亲那不屑和冷漠的眉眼简直是天壤之别。
几天过去,巴尔扎克了解到贝尔尼夫人比自己大22岁,她待人亲切真诚,高雅的谈吐,在温柔中总是透露出一种沁人肺腑的同情心,以及慈祥的母爱,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巴尔扎克,使他感受到了从小没有领略过的母性温情。
慢慢地,巴尔扎克了解到,贝尔尼夫人的母亲曾是王后的侍女,对宫廷的生活,交际的秘密都十分熟悉。然而,她的丈夫却是个病秧子,而且脾气暴躁,夫妻关系一直不好。
那个夜晚,巴尔扎克辗转反侧,他想,自己一定是爱上她了,可她比自己的母亲还长一岁,这怎么可能呢?或许,爱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当它降临时,所有的阻碍都不是问题。巴尔扎克索性开灯起床,开始给贝尔尼夫人写情书。
第二天家教结束时,巴尔扎克鼓起勇气把情书交给贝尔尼夫人,然后一转身,面红耳赤地离开了。打开情书,贝尔尼夫人非常震惊,她一直把巴尔扎克当孩子看,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她决定果断拒绝,不再和他单独见面。
但是,巴尔扎克没有放弃,而是一天一封情书,他的思念配上文采,每一封情书都深情款款。
贝尔尼夫人不由重新审视起巴尔扎克,他双肩魁梧,脸膛红润,尤其是眼睛,是有着金色瞳孔的棕色。他乐观随和,还带着一点天真,再加上他的才华,确实很讨人喜欢。这样一想,贝尔尼夫人的脸不禁有点发烫,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当巴尔扎克的又一封情书飞来时,她默认了他的求爱。
两人相爱后,贝尔尼夫人像太阳一样,温暖和治愈着巴尔扎克。他从她那里不但获得了缺失的母爱,还获得了很多帮助。他把她称为自己的母亲、朋友、家属、伴侣和顾问。
巴尔扎克想成为作家,父母和亲友全都嘲笑他,但只有贝尔尼夫人发自内心地欣赏他。她在经济上支持他,精神上鼓励他,还帮他审查稿件、校对,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她给予了巴尔扎克年轻时所至为重要的亲情,树立起他的自信心,给他以勇气、自由、外在和内在的安全感,也给了他一个男人第一次爱情的满足。
在贝尔尼夫人的帮助下,巴尔扎克开始投入全部的精力进行文学创作。但是,他写出的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以失败告终。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不免心灰意冷,贝尔尼夫人赶紧握着他的手鼓励说:“干下去,亲爱的,只要坚持写,一定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