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作者 贝小戎
发表于 2023年9月

我1995年参加高考,文科生,第一志愿填的哲学。我们班主任马上都要退休了,经验非常丰富,我感到惊讶的是,分数出来之后,他没怎么过问我们的志愿填报,只跟我们说,学校里搞了一个招生信息展,让我们去看一看。还好我去看了,看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介绍,说开了一个涉外文化方向的专业,我想这个方向好啊,既能学到传统的教学内容,就业又有保障,于是果断选了这个专业。

结果我们的哲学课该有的都有,但课时短,倒是上了秘书学、国际贸易、公共关系之类的课程,这些课的任课老师大多是哲学系的老师,也就是说,他们是现学现卖。我们还有毛笔书法课,我想这是为了毕业后搞涉外文化的时候,跟外国朋友介绍或者表演,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让我们选赵体、颜体、柳体或者苏体,很多人选的颜体,只有一个同学选了苏体。后来这门课有两个同学考试不及格。

我们毕业后,39个同学里,应该也没有几个搞涉外文化的,倒是有做外贸的、做广告的。后来得知,哲学系一直招生困难,有一年学校甚至提出哲学系能不能停招一年,系主任不接受。

哲学是爱智慧,是社会科学的王冠。我们学哲学的还挺有优越感。昨天看到《大学,有什么用?》一书中说:“事实上,至少在英国,雇主们热衷于招聘文科毕业生,主要原因跟技能毫不相关,而是他们知道,许多最聪明的学生最终选择学习人文学科。对于不少聪明的十八岁青年人来说,历史系或英文系的课程比市场营销或制造业方面的课程更有趣。雇主也知道,花三年时间跟其他聪明人一起学习那些真正有趣且有挑战性的东西,当然不会拉低这些学生的天生智力。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3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