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找到真爱之前,皮埃尔一直认为是自己的职业阻碍了爱神降临。“听说我是农场主时,大部分人都很惊讶,甚至无法理解。”养殖生猪与奶牛的皮埃尔说。多年来,他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他说:“我是相亲网站的常客,在上面多少有点收获吧,但我不会透露我是农场主。”幸运的是,皮埃尔在五年前找到了此生真爱。
2005年,法国都市六台推出了一档相亲真人秀——《爱在农场》。每季会有十余名单身农场主上节目寻找另一半。正式开播前,电视台会首先播出农场主嘉宾的个人介绍短片。如果对哪位嘉宾有好感,观众便可写信表白,嘉宾再从来信中挑选出两位心仪对象,邀请他们来到自家农场共度一周。开播18年后,这档节目收视依旧火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鲜少被关注却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农民的婚恋难题。
| 农民婚恋难 |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曾研究过这一问题。“布尔迪厄认为农民婚恋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在法国南部的农业地区,传统做法是将农场传给长子。幼子及女儿也不是不能继续在农场生活,只要不插手农场事务即可。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家族财产被分割。”社会学教授克里斯托夫·吉罗说。此外,农民在婚恋市场上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以来,农耕职业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从前,农场主很受欢迎,如今却没有太多价值了。”吉罗继续说道。
除了职业价值降低外,男性农场主难以找到另一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农村地区女性大量外流。“越来越多年轻的农村女孩选择去大城市生活,而农场主又大多是男性。”格勒诺布尔政治学院教授劳尔·马尼–贝尔东说。互联网兴起后,这一状况有所改善。“约会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婚恋市场变大了。在今天,找个伴很容易,困难的是找个长久稳定的伴。”吉罗说,“而且,也不是每一个农场主都会面临婚恋难题,家大业大的农场主就比较吃香。”

《爱在农场》的节目亮点在于嘉宾与两位追求者在农场共度的那一周时间。农场主可借此机会考察对方是否适合共度余生,以及能否适应农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