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罗鹭打开《元代印刷文化与文学研究》
作者 张建伟
发表于 2023年9月

元代文學研究从之前的元曲一家独秀,发展到现在诗文词异军突起,呈现出各类文体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随着《全元文》《全元诗》的出版,元代诗文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元代多民族文学、地域文学、遗民文学、家族文学、交通与文学、域外交流与文学等领域出现了众多论著,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资料的丰富对于研究的视角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元代文学研究呼唤着新的突破。

罗鹭教授新著《元代印刷文化与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以下简称为罗著)从印刷文化这一独特视角对元代文学进行关照,运用了目录学、版本学、出版学、传播学、历史学、书籍史及古代文学研究的多重视角,体现了元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其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书立足元代,对印刷文化进行了阐述,涉及古籍版本、刻书的官署、刻书业、书籍的传播等内容,涵盖了古典文献学、史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该书最为突出的是作者对元刻本的熟悉,在古籍版本方面参考元刻本及其影印本150多种,其中集部文献达139种,其他古籍及其整理本将近200种,古籍书目与版刻图录66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了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各个图书馆收藏的元刊本。

作者长期致力于收集元代古籍资料,早在2006年读博期间,就对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进行古籍调查,在《国学研究》发表《四十七部元刻元人别集书录》,之后又不断补充,对国内和海外收藏的元版书进行调查,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提到的元刻本内容广泛,包括唐代和宋代的总集与别集、元人的总集与别集、元人诗文评著作、元曲及话本小说,可以说囊括了古代文学的各种体裁。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收藏的元刻本极为珍贵,尤其是日本五山版元人诗集,为元代文学研究拓展了领域。

其次,罗著从印刷文化入手,探讨了元代文学接受的文学传统。考察元人刊刻的先唐与唐宋集部文献,实际上探讨的是元代文学对前代的接受,从中可以发现元人的文学观念。例如,元人刊刻先唐文献以《诗经》《楚辞》和《陶渊明集》为代表,元人刊刻《诗经》的次数较多,实际上反映了元人对风雅精神的推崇。存世的《楚辞》元刻本都是朱熹的《楚辞集注》,“与理学的推广与兴盛有关”,也“与科举考试考古赋有着密切关系。”(《元代印刷文化与文学研究》P77)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的流行,充分反映了元人对陶渊明的推崇,不仅以“和陶”为主题的作品数量众多,元曲中也经常写到陶渊明。

元代文学与唐宋文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元代流行唐诗选本,罕见有人编刻宋诗选本,正是诗学领域宗唐的体现;元代刊刻的古文选本,对唐宋八大家的定型与传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元代印刷文化与文学研究》P83)。元人诗学宗唐,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查洪德先生《元代诗学通论》第十二章《宗法与超越:元代诗学“主唐”“宗宋”论》第三节《主唐诗论》有深入的论述,吴国富、晏选军《元诗的宗唐与新变》从诗歌题材、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本文刊登于《博览群书》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