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VS代糖,这是当代最大的论战之一,谁也看不惯谁,谁也打不赢谁。
糖的拥趸认为,代糖是化工产品,有害健康;代糖的拥趸认为,没有科学研究证明代糖有害健康,而且代糖还能避免一系列健康问题,是人类福音。
代糖可乐大概是代糖饮料的先驱,近年来各大饮料公司也推出了产品的“无糖”版本,无糖维生素饮料、无糖果汁甚至无糖运动饮料。“控糖”这一概念也随之被越炒越热,有些人对控糖感到抵触,而有些人却认为这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常在户外的人对糖也是相当熟悉,能量胶、能量棒、葡萄干都是户外人热衷的食品,难道我们也应该避免这些食物吗?

碳水化合物?糖?
高中化学告诉我们,糖,是一类由碳、氢和氧组成的碳水化合物,它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广泛存在于日常饮食中的各种食物中。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米、面等主食中所含的淀粉。单糖分子彼此相连形成长链大分子就成为了淀粉。同时,在水果中富合的果糖,牛奶中所合的半乳糖也都属于单糖。
碳水化合物不仅是我们身体运动时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物质,同时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直接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大脑的特殊结构决定了碳水化合物是其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人体在缺乏碳水化合物供应的状况下,会增加身体蛋白质的分解来保证自身能量供应,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加速分解自身肌肉等组织来提供蛋白质,以维持身体必要的机能。而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充足时,身体可以将其转化为能量,使蛋白质能够被保留下来发挥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不是被拿去分解供能。

糖在体内如何代谢
当我们吃下富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我们的消化系统会将食物中的各种碳水化合物(一般是淀粉)分解成最容易吸收的形式一一单糖。
这个过程从口腔开始,唾液淀粉酶会开始拆解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随着食物被我们咽下,通过胃的混合搅拌变为食糜,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小分子的糖。其中葡萄糖会经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各个器官供能,这也是为什么食用完能量胶需要适当地饮水,水不仅可以将能量胶快速送入肠道,还可以使能量胶中高浓度的糖稀释为更适合人体吸收的浓度,从而让葡萄糖快速进入血液循环。而其他单糖(比如果糖)则需要肝脏的处理,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进入血液被我们的身体利用。
一旦葡萄糖进入血液,身体感应到血糖升高就会开始指挥胰腺释放胰岛素,也就是常说的降糖激素。胰岛素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葡萄糖进入肌肉、肝脏等器官。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在此过程中释放ATP(腺苷三磷酸)并直接作用于肌肉的收缩。
在低强度的户外运动中,如短距离的越野跑、徒步等运动,肌肉通常不需要满负荷运转,以有氧代谢为主。在这些运动中,肌肉中的肌糖原是直接能量来源,肌肉消耗肌糖原的同时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来减缓肌糖原消耗的速度。而在长距离、高强度运动中,如长距离持续爬升,或长时间强调爆发性的抱石训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