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景街16号圆舞曲
作者 吴宝三
发表于 2023年8月

哈尔滨耀景街16 号,曾是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后来成为黑龙江省文联大院,省作协和《北方文学》杂志社分别在大院的两幢小洋楼里。

我第一次走进这个院子,去领取省作协颁发的签约作家聘任证书,一下子被这个花园式的美丽庭院惊呆了,这不是一幅在画报中见到的俄罗斯油画吗?能亲眼看见这般风景,我对自己的敬意油然而生:如果我不热爱文学,如果我的几本书不获奖,恐怕会与这座心目中的文学殿堂失之交臂。当我看见东南隅一幢小楼门口挂着“北方文学”的牌子,倍感亲切。记得上初中二年级时,就给《北方文学》投稿,屡投不中,编辑每稿必复,令我感动不已。我的组诗《海滨抒情》《梦中,树问》,刊发在这家杂志,时任主编黄益庸亲自签发,并转载了北大教授严家炎评论我诗歌创作的文章《我喜欢这样的诗》,于是乎,我这个边远小城的业余作者,从这里起步,迈进了文学的大门。

翌年8 月,我国遭受特大洪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哈尔滨松花江段。我当时工作的单位省森工总局,责成我为总理撰写一篇五千字的马永顺事迹材料,呈报省政府。朱总理在松花江边接见马永顺时感慨地说:“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的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是年,北京十月出版社打电话给我,商议再版《马永顺传》,拟申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与此同时,北京社责编隋力军、刘胜奇将编辑处理后的《马永顺传》样书寄来。尽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远远低于北京社的稿酬,我毅然决定由家乡的出版社再版。何也?生于斯,长于斯,因为我是小兴安岭的一棵树。

1998 年6 月,马永顺荣获联合国环保奖,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全球500 佳颁奖大会。马老逝世后,被国家追授为林业英雄。二十余万字的《马永顺传》再版,黑龙江日报全文转载、省电台全文连播,《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多家报刊选载或摘发。此书再版三次,先后获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和黑龙江省首届文艺精品工程奖,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将此书作为全省党员学习教材。

是年,一纸发文,将我从一个省厅局下属单位的党委书记岗位,调到省作家协会,任党组成员、秘书长。我有自知之明,我是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马永顺的光。

说来确乎滑稽可笑,我到职后“临危受命”,交办我的主要工作是打经济官司。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