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娃不丑

1981 年夏末,在一个乌云密布的晌午,十八岁的三舅得到了一个难以承受的坏消息——高考落榜。这对于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来说,简直如雷轰顶。
三舅生下来时右胳膊比正常人的胳膊短了一截。从我记事起,就常听外婆嘱咐三舅:“丑娃啊,你可要加倍努力学习呐,只有考上大学娘才能放心地闭眼!”
在过去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学。可如今三舅名落孙山,外婆哭天喊地地嚎了好几天。就在一家人唉声叹气的时候,村长来了,说村子太穷了,请不起老师,不如让丑娃给孩子们当代课老师。
外婆一听,一口拒绝,因为村子太小,只有十几户人家,而且家家穷得叮当响。坐落在村西头的小学,除了被风雨侵蚀的两面土窑和几十张破桌椅,几乎一无所有。以前在这里任教的老师,都是因为条件太艰苦便一个个离开了。
但是三舅坚决要当代课老师。他说他不是上大学的料,如今落榜不能再拖累家里,再说目前村子里数他文化高,他不教谁教?就这样,1981 年9 月,三舅怀着一颗热忱的心登上了三尺讲台。
因为贫穷,全村学龄儿童有十五名,而进校的只有八名,好多家庭穷得连一学期一块钱的学费都成了一道坎。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