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河入海口,原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盐碱滩,海风吹来,白茫茫的盐硝,平地而起,如云似雾,狂奔乱舞,遮天蔽日。
有位异乡来的商人,后人称他大盐东,偏偏看中了那片不毛之地。他满怀信心地领来大批穷汉子,在此搭茅屋,支“地笼”,就地整盐田,修盐道,开挖通向大海深处的盐河码头。
起初,跟着东家一起来的少奶奶,后来称之为大太太,她受不了盐区那水咸土碱之苦,整日鼓着嘴,要回城里去。
东家不依,他认准了那片盐碱滩上能淌金流银。他倾其血本,给那些泥里、水里、盐河套里挖大泥的盐工们吃小麦子煎饼、喝大碗的鸡蛋汤,每天给下海滩的盐工发六个铜板,见天还给他们每人发一双崭新的茅草鞋。
清晨,东家通过所发放的草鞋数,知道当天有多少盐工下海滩,以此,估算出当天需要多少张小麦子煎饼,多少碗鸡蛋汤。而那些异乡来的穷汉子们,惜草如金!看到东家当天发给他们的草鞋尚未穿破便要回收,有些舍不得,窝藏起来,谎说草鞋丢了,领来新鞋,拿去酒馆里换酒喝。
很快,东家发现了盐工们私藏草鞋的秘密,便立下规矩:谁不把当天穿过的草鞋交上来,扣罚当天的伙食。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就吃不饱肚子的穷汉子,不得不把穿过的草鞋乖乖地交上来。
东家把收上来的旧草鞋堆在一块空旷而平整的盐碱滩上,多不过三日,就会选一个适当的时机,悄悄烧掉!
东家的这一举动,盐工们并没有在意。大伙都忙着挖大泥、挣洋钱,谁会关心那些穿过的旧草鞋呢。
忽一日,有位盐工夜间起来撒尿,看到东家和少奶奶,一前一后地打着灯笼走近那堆旧草鞋。
那一刻,只见东家划亮火柴,四下里张望一番,随后将那堆旧草鞋点燃了。少奶奶珠光宝气地站在一边,看着东家把那火苗燃旺,然后,猫下腰,仔仔细细地拨弄起地上的火灰。
那位盐工很纳闷,心想:东家这是干什么呢?等他看到东家从草灰里拣出一粒闪光的小颗粒,递给少奶奶时,那盐工恍然大悟:东家捡到的是一粒金子,或是一粒天然的金沙石。
常言道:沙里淘金。这波涛汹涌的黄海岸,被海浪冲刷了几千年、几万年,没准他东家早就发现这一带海域的泥质里有金子。他让盐工们每天脱下穿过的旧草鞋,换上新草鞋,目的是让大伙把海泥中软中带“刺”的金子给他带回来。这可真是一本万利呀!
此事,当天夜里就在盐工中传开。
第二天,盐工们再穿着东家发给的新草鞋下海滩,头半晌就有人私下里把草鞋拆散,寻找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