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的伦理学困境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微型小说时,便被微型小说新颖、曲折甚或离奇的情节所吸引。三十多年来我看了很多微型小说,但十之八九都是当时畅快,之后便没了印象。相比之下,一些久远的优秀长篇小说,我却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为什么?
思来想去,我觉得里面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微型小说中的伦理困境问题,或者,大而言之:微型小说的伦理学困境问题。
第一,微型小说的人物命运和故事发展置于伦理规约之中。在《九月半》中,这种伦理规约从个体之间的亲情、爱情伦理转向人的社会关系伦理,从而进入道德规范层面。《九月半》讲的是两个陌生汉子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增发和老马刀十年之后的决斗约定代表着一种人际间的伦理契约,而这种人际伦理契约显然是建立在社会伦理规范的大环境基础之上的,也是练建安客家民间武侠微型小说中所潜藏的一种社会伦理规范。
《阿青》讲的是一个被老尼姑收养的姑娘阿青比武招亲的故事。从“亲生母女”到并非母女,从比武招亲到日久生情,小说的叙述是一个伦理关系演变过程,伦理关系在这里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工具和动因。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台港文学选刊》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