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00后” 大学生 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00后”即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能,他们目前正陆续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完成由学生向职场人的身份转变。“00后”一开始时常被贴上“巨婴”“自私任性”“叛逆”等负面标签。但是,“00后”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大众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公众对“00后”有了新的认知与评价。“00后”因其成长环境、教育条件等影响,个性突出、思维新颖、才艺多样化、需求多元化,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征。在迈入社会的初期,“00后”提出了一些新需求,产生了一些新想法,面对着一些新的发展困境,亟需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与科学的发展规划予以帮助。
“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
首先是个性鲜明,崇尚自我。个性化是当代青年的典型特征,“0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更为显著,“00后”大学生是一群个性张扬,敢说敢为的青年群体。“00后”大学生大多成长在“421”的家庭结构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享受着丰裕的物质生活,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敢于自信直接地表达自己想法。“0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日常穿搭上,他们敢于尝试各种风格的服装,寻求传统服饰设计创作创新,喜爱凸显个性装扮;兴趣爱好上,从小报名参加社会上各类兴趣培训班和课外实践活动,才艺技能都较为全面且具有一些小众化的优势特长;行为习惯上,“00后”大学生酷爱使用图文符号、谐音梗、字母缩写等进行日常信息交流等,开创了独具“00后”特色的沟通交流方式,是新时代网络媒体上的“弄潮儿”。
其次是独立自主,追求自由。“0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许多智能产品的迭代更新,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和提升学习便捷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科技的助力下,锻炼并促成了“0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与学习能力。同时,“00后”大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相比“80后”“90后”大学生父母来说普遍较高,在陪伴和教育“00后”成长的过程中会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与“00后”的日常相处更多的是以平等、尊重、开放、互动、友好、包容的亲子关系为主,因此“00后”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与自主选择机会。同时,“00后”依托时代发展红利,利用互联网和智能产品自主开展网络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方式,比如“B站”“小红书”等;利用快捷便利的物流网络实现“空手到”入学报到,改变了传统父母陪伴入学报到的场景,等等。“00”后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文化认知等都体现出其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特征。
再次是理性务实,注重本真。“00后”大学生因其成长环境中竞争性、功利性、挑战性等社会氛围较为浓烈,使得其相对缺乏“80后”“90后”对远大理想的畅想与闯劲,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当下,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问题与社会竞争,一些“00后”大学生属于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但是其又不缺乏对人生的追求与努力。“躺平”“内卷”“打工人”等热词是新一代青年在面对社会压力与自身能力不足时所产生的“自嘲”,这也体现出“00后”大学生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自我心态调节状态良好。“00后”大学生是造词小达人,经常用一些简短、浓缩、幽默的组合词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常常能够在网络上掀起一股热流。同时,相比“80后”“90后”,“00”后在职业规划上缺少了一些创业热情与挑战风险的勇气,更倾向于选择一些稳定的职业岗位。所以,出现了“考公热”“考编热”的现象,不少人期待进入体制工作,寻求安稳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是思维活跃,专注创新。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00后”的成长环境、个性特点与思维方式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00后”大学生因其出生于网络时代,成长环境受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智能产品影响较大,随后又见证5G、物联网、大数据、云計算等新一代ICT技术的崛起,与生俱来的数字化、信息化特征让其对于新事物的接纳与学习更为迅速,在网络世界里,知识信息汇聚与发散的速度远远高于传统学习方式,“00后”大学生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与学习模式下,思维模式不断被训练与加强,在学习与工作上想法更为超前,思维更为灵活,创造力更为强盛,执行力更为优异。同时,“00后”大学生身上最为显著的特质之一就是“新”,与生俱来的“新”让其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热爱发掘新事物,乐于推陈出新,喜欢探索新领域。“00”后热爱学习新事物,喜欢打破传统思维的习惯给社会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新意与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