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3日,菲律宾国防部正式确认了向美军开放权限的四个新增军事基地位置,其中最近的卡加延省的卡米洛·奥西亚斯海军基地距台湾岛仅400千米。从2022年底美菲两国频繁的外交和军事互动开始,外界对小马科斯政府外交战略的讨论热度不断,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地区关系中选边站队的趋势似乎成为东南亚区域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此次菲政府同意开放军事基地使用权限不仅是对2014年签署的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的实质性扩容,亦是小马科斯政府两面下注“选边而不站队”外交策略的真实写照。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似乎逐渐发展成为菲律宾在大国竞争中的生存之道,但在当前中美竞争的敏感节点执意增加《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站点的行为,无疑为菲律宾的“大国平衡之术”增加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中菲关系和南海问题迷雾再起。探析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此次调整的内容,深究其底层逻辑和战略动机,将为理性评估中国周边安全态势提供客观考量,从而帮助理解其对东亚秩序和中美关系变化产生的可能性影响。
进展: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美菲安全合作的加速
菲律宾作为东南亚地区美国的传统军事同盟,其安全利益的实现离不开独立后美国的扶植和帮助,冷战后美菲两军各种形式的常态化交流大大提高菲律宾国防军队现代化进程。1951年,美菲双方签署《共同防御条约》。1998年,双方多次交涉后签署《访问部队协议》。2014年,美菲又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美菲安全合作已经深度覆盖资产运营、武器采购、联合军演、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军售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菲欲借美获得关键能力。2011年3月,阿基诺三世政府发布《2013—2018战略计划评估》报告,提出菲律宾国防改革和武装部队现代化的六大战略任务,推动菲军事力量的现代化。2018年,前任总统杜特尔特曾在菲海军成立120周年庆祝活动上,敦促菲军加快现代化改造,避免落后于其他地区国家。小马科斯政府上台以來,大部分继承了前任的军事发展战略。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2023年3月曾公开表示,应专注美菲联盟和伙伴关系,强化军事联系。一方面,采购精确制导弹药意图构建独立威慑能力。在美国的默许下,2021年菲律宾从美国获得10多枚鱼叉反舰导弹和24枚响尾蛇空空导弹。2022年与印达成购买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协议,欲组建岸基反舰导弹营。菲律宾最先获得的导弹,是来自以色列的长钉-ER反坦克导弹系统。但从目前趋势看来,菲律宾对精确制导弹药的需求已经从运用于城市反坦克作战的长钉这类战术导弹升级到慑控周边发挥战略作用的反舰防空类导弹。另一方面,加速高端武器平台获取进程。2021年6月,美国务院批准了29亿美元的对菲军售案,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12架F-16战斗机及配套武器装备,具体包括10架F-16C,两架双座F-16D。2022年2月,由日本援建菲律宾最大执法舰服役。近年来菲律宾依托美国及其盟友提升高端战斗机和水面舰船的拥有数量,其庞大的高端武器采购支出计划使其不得不寻求美国的军售贷款。频频推迟的项目文本和军购资金链短缺的新闻逐渐暴露出菲律宾“大、干、快、上”军事现代化计划的步履维艰。

军演聚焦实战和协同,突破“轴辐体系”限制。在传统东亚“美国-盟友”的军事联盟中,以美国为核心的“轴辐模式”确保了其在该地区的长期霸权,但盟友之间却少有联系。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轴辐体系”在中国周边的影响力日益下降。菲律宾利用自身美国老牌盟友身份,立足周边“美式伙伴”资源,表面为巩固美国盟友体系的同时,积极以自我为中心构建灵活协同的军演网络。一是突破禁忌首次推行“菲韩”联合军演。2022年6月,韩国国防部长李钟燮与来访的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举行了会谈,宣布韩国海军陆战队将于2023年10月首次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联合演习,并同意将韩国海军陆战队纳入加强两国安全合作的一部分。
二是菲日防务关系逐渐升温。2022年4月,菲律宾外长和防长赴东京与日本举行首次“2+2”会谈,就签署便于开展联合演习的《互惠准入协定》达成共识。2022年6月,日本派遣1架C-130H运输机和约20名自卫队队员参加菲律宾空军军事演习,同时向菲方传递日本将强化向菲输出军用太空技术的信号。2022年11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派遣护卫舰赴菲,与菲律宾海军巡逻舰在苏比克湾周边举行联合训练。12月,在菲律宾允许下,日本航空自卫队两架F-15战斗机抵达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停留多日展开军事访问和交流。
三是在“肩并肩”军演中拒绝配角定位,意图获得更多实战化经验。2023年美菲 “肩并肩”军演规模远超以往,在美军出动1.22万人的情况下,菲律宾更是“倾其所有”派出参演兵力5400余人,再加上澳大利亚、日本等观察员国出动的兵力合计1.76万人,为2022年的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