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解放战争中,曾经围剿红军西路军、多次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青海马家军集团(青马集团)彻底覆灭,反映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地方军阀的必然命运。青马集团在青海马氏三代人的苦心经营下,在马步芳这一代发展到鼎盛。国民党借助青马集团统治西北,青马集团也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而消亡。
青马集团的形成
甘肃省河州(今属临夏回族自治州),南接甘南,西临青海,北通兰州、宁夏,既是粮食和牛羊主要产地,又是军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河州是青海马氏祖先的出生地,也是青马集团的发祥之地。
清朝末期,全国各地民众为反抗官府压迫不断举行起义。同治元年(1862年),陕甘回变起事,白彦虎被推为陕西回军18大营的元帅之一。同治八年(1869年),白彦虎率部攻打西安,被左宗棠击退,退入甘肃。左宗棠跟踪追击,在临夏地区遇到马占鳌回民起义军的抵抗。但是,马占鳌在连打几次胜仗之后,审时度势,主动投降。马占鳌所部被左宗棠收编后,摇身一变成为官军,转身镇压其他起义军。白彦虎起义军被迫撤至新疆,最后逃入俄罗斯统治的中亚地区。
跟随马占鳌左右的,有他的学生马海晏,他的谋士马千龄。自从变成官军后,他们及其后人走上了仕途。马占鳌官至提督衔总兵,马海晏任镇南中旗帮办。因此,马占鳌是西北马家军的奠基人,是第一代马家军的核心人物。在马占鳌之后,马海晏成为青马集团的奠基人,他的长子马麒、次子马麟,马麒长子马步青、次子马步芳,马麟长子马步荣、次子马步援,马步芳独子马继援,三代人组成了青马集团的核心。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在甘肃提督董福祥的率领下,马海晏和马麒、马麟随甘军进京勤王。北京失守后,甘肃简练军管代马海晏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途中病故于河北省宣化府(今属张家口市)。清廷追认他为记名总兵,令马麒以简练军哨官承袭父职,马麟仍任哨官。
辛亥革命后,马麒先后担任西宁镇总兵、甘边宁海镇守使,创建宁海军,逐渐形成青马集团。1925年春,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他所领导的国民军改称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但习惯上仍称国民军。冯玉祥主政西北后,将马麒的甘边宁海镇守使改称青海护军使,将宁海军改编为国民军第26师,马麒任师长。
把持青海权柄
1928年下半年,统治西北地区的冯玉祥已经分别剪除甘肃省内割据势力,统治地位日益巩固。所部实力不断扩大,他亟欲扩充局面。9月17日,国民政府应冯玉祥的要求发布命令,根据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的决议,将青海改为行省,组成省政府。9月21日,国民政府任命孙连仲、林竞、郭立志、马麒、黎丹为青海省政府委员,以孙连仲为主席,马麒兼建设厅长。不久,增任班禅额尔德尼(九世)为委员,林竞、郭立志辞职,改任王玉堂、袁其祓为委员。10月19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将甘肃旧西宁道属之西宁、大通、乐都、循化、巴燕、湟源、贵德七县划归青海省,定西宁为青海省治”。
1929年1月20日,孙连仲正式就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宣告青海省政府正式成立。马麒一再辞职,只保留青海省政府委员名义,所兼建设厅长一职由马麟继任。孙连仲不常在青海,主席职务实际上由高树勋代行。8月,冯玉祥调孙连仲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接替被調到陕西省的刘郁芬,负责甘肃省、宁夏省(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的军事政治。青海省政府主席职务由马麒代理。9月,驻青海省的国民军东调。10月26日,国民军总司令部训令青海省政府,宣布“兴师讨蒋,与中央断绝关系”。10月29日,孙连仲委马步芳继任西宁城防司令,接替国民军施行城防的防务。
马麒、马步芳虽已接管青海省的政治、军事,但仍处于国民军势力控制范围之内,表面上仍奉行国民军的通令。1930年1月,西宁还举行过军政商学各界讨蒋大会,发出通电。3月,国民军将领通电,挽留表示下野的山西省实力派领袖阎锡山,马麟也在电末列名。4月,驻甘肃省的国民军东调参战,青海省实际上已不在国民军控制之下。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开始,马麒采取观望态度。10月,冯玉祥战败,马麒转向蒋介石,蒋介石则承认马麒对青海的统治。

1931年1月6日,国民政府任命马麒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6月,青海省政府设立驻南京办事处,以王延瑞为处长,加强与国民政府的联系。8月5日,马麒病故,国民政府任命马麟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随后正式任命。
在马麒、马麟之后的马氏第三代中,马步芳担任过青海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军第82军军长、第40集团军总司令等职。马步青担任过国民党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在马氏第四代中,马继援担任过第82军军长等职。
青马集团的基本部队
青海建省后,青马集团的基本部队是国民党军第100师和骑兵第5师。第100师后来发展为第82军,一度改称整编第82师。骑兵第5师后来发展为骑兵第5军、整编骑兵第1师。
第100师的前身是新编第9师。1931年,国民党军新编第9师成立,师长马步芳,下辖3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1个炮兵团,驻防甘肃省和青海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