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葫芦宝

小小葫芦,你别看它只长在藤上,实际上它的根脉早已厚植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中。所谓“葫芦肚里有乾坤”,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这“朗朗乾坤”可以追溯至七千年前。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专家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葫芦及其种子,不幸的是这只“老葫芦”随即氧化,腿脚不好的它也追上悠悠岁月,离我们远去了,只留下一枚小小的碎片,这就是目前世界上有关葫芦的最早发现。
葫芦又称瓠、匏、壶等, 《诗经·豳风·七月》中便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的记载。葫芦用途多样,无论是食用、药用,还是用作生活器具,都有其独特之处。元朝王祯在《农书》中写道:“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
葫芦也代表“福禄”,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符号,中华大地各处风情民俗中均可见葫芦的风采。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