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能否给玄奘导航?

汉朝的张骞多次出使西域,熟知西域的山川地貌。唐朝的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山高路远,急需向导。我们大胆设想一下,如果玄奘手中正好有一幅当年张骞绘制的地图,地图上不但有方位、路线,而且有里程,玄奘能否用它导航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历史上度量衡的变化过程。
度量衡的概念是人类在劳动中产生的。长度单位最初和人体密切相关。“布手知尺”,意思是说,伸开手,从大拇指指尖到食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尺。但人的体型有差别,这就造成长度标准不统一。在给诸侯封地时,为便于诸侯征税,周朝天子会一并赏赐度量衡器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度量衡的量值逐渐混乱。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已经在秦国实行了一百多年的统一度量衡的法令推行至全国。他命人将相关的诏书铸造在度量衡器具上发放至全国各地,并且规定了定期校准度量衡器具的制度。度量衡单位量值从秦到汉稳定了四百多年,之后多次发生变动。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