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以“生活感”雕刻生活

1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只鸟雀呼朋引伴,轻唤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在屋檐下“言语”。青翠欲滴的荷叶上,初晴的日光暖暖,昨夜雨痕被蒸发了。水面微漾,几株清荷傲然挺拔。也许,我的名字“荷语”从一开始便暗示了我和“生活感”写作的缘分。
我始终是热爱写作的,越过熙熙攘攘的人海,愿做寂静文字的忠实信徒。受到家学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自幼年编写童谣儿歌伊始,我写日记的习惯从未中断。至初中,我幸运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处女作,于是对文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高中,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散文创作,发表了多篇作品,经历过辉煌,也走进过误区,于是开始审视自己的写作之路;再到本科,我接触到电影、新闻、写作的融合,惊喜地挖掘出“以多重思维视角和方式审视生命、感悟生活”的方式,努力尝试多种体裁的分体写作,并从中找寻多样的新鲜感和乐趣;到研究生,写作与其说是我的专业,倒不如说它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重要生活方式而存在。我生活,以“写作心”体验生活;我写作,以“生活感”雕刻生活。
“杂”,作为一种特殊而具有标志性的品质,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我的生活与写作中。在写作中,我仿佛总是拥有一颗孩童般的好奇心,勇于也乐于大胆尝试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儿童文学、新闻通讯等各种文体。虽然我习惯了写散文,但从未给自己设限,冥冥之中,我看到一万种可能。我认为,更加绚烂的风景永远会在下一分钟出现。
2
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作品非曹雪芹的《红楼梦》莫属。诚然,它是规模宏大的、结构严谨的,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还在绘画、影视、动漫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衍生作品。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