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并流”大名鼎鼎,金沙江属其中一条。“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自宋代开始,金沙江便承载着许多人一夜暴富的梦想,它被称为“黄金水道”,但真如其名字中金沙二字一样,能从河中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子吗?
金沙江以东,雅砻江作为它最大的支流,夹在横断六江之中,似乎并不耀眼,相较于东侧各具特色的大渡河和岷江,雅砻江则显得过分低调。然而长江能源龙头的头衔或许也能与金沙流域的摇钱树一较高下,主流?支流?金沙江与雅砻江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川西霸主?
这里有长江第一湾与世界级的大峡谷
金沙江发源于格拉丹东峰,地处奔腾的长江上游,待长江水系汇通成为通天大河后,流入玉树县境内断山区的一支,便被人们称为金沙江。
横断六江之中,金沙江與澜沧江、怒江由北向南并肩而行,形成三江并流的壮观场面。一出青海境,金沙江便成为西藏和四川的天然分界线,江之西是藏东,江之东是川西。而从德钦县北端进入云南后,金沙江又是四川和云南的分界线。全长两千多公里的金沙江,其流域更是一个广大的地理概念,北至黄河上游,东至大雪山与大渡河,南至乌蒙山与珠江,西至澜沧江,流域面积超过34平方千米,江流湍急,凿山开峦。流域海拔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山岳占九成以上,其余则涵盖了河谷、盆地、湖泊、高山等众多类型。
在金沙江中段,玉龙县石鼓镇与香格里拉县撒苏碧村之间的高山峡谷中,长江第一湾的雄奇磅礴便毕现于眼前。左右两侧的大峡谷在此地相交成一个大约50度的夹角。对岸的撒苏碧大山如同巨大的楔子插在这夹角中,扮演着两座大峡谷分水岭的角色。金沙江沿着左边的大峡谷,自西北向南奔去,一头撞在石鼓岗及其两侧的弧形山脚下,而后折头绕过对岸撒苏碧山嘴前一片广袤的冲积扇,向东北方奔腾而去。自由畅快的江流似无尽的银墨,在大地上一笔挥出了天造地设的奇观——长江第一湾。
也是自此湾起,金沙江首次告别与其并流的两江,转朝东北向独行,且在这段独流途中,金沙江穿过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的夹缝,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虎跳峡。
对于虎跳峡,唯有震撼二字可以形容。在大云江的尽头,数百米的江面突然收缩,一瞬间便只有十余米的宽度,两岸巨石隔岸矗立。据说,老虎可以脚蹬着江中的巨石一跃而过,跳过金沙江,“虎跳峡”的名字便从此得来。金沙江的江水经此突然变得汹涌湍急,滔天的水浪疯狂拍打着两岸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虎吼声。四周雨雾渺渺,巨大的山体在云雾缭绕中显现出坚毅的铁骨,峡口下是“轰轰”的白浪翻滚着喧哗。
金沙江似乎永远在迸发着无穷尽的力量。
金沙江产金亦是民族文化的走廊
古人曾这样描述这片大江:“(金沙江)流经万山绝堑之中。皆峭壁悬崖,平分对峙,各其水势,奔放若走蛟龙。”金沙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山川割据造就了复杂的地理环境。在金沙江沿岸的河谷地区,世代繁衍生息着藏、彝、汉、傣、白、纳西、傈僳、苗等多民族的人民。他们在长期交流中,演绎着一种安于天命的缓慢进化,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共同塑造了融洽和谐的生存环境。
金沙江河谷傣族是分布在中国最北边的傣族,他们大多居住在金沙江沿岸地带,主要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华坪、大姚、元谋等地。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不同,金沙江河谷傣族不信仰小乘佛教,而是信仰带着原始宗教色彩的万物有灵论,至今仍保留着祭山神、龙神、树神、谷神、鱼神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