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话里的“牛吃蟹”

明清以来,昆曲、弹词、小曲和小说里有许多说白和描写都使用苏州话。许多苏州话里的词汇,也可以在周围一些吴方言里见到,像“来三(行,在行)”与“白相(玩)”流传得都很广,几乎被看作是上海话的“标志”。当然,苏州话里也有一些名气不那么响的有趣词汇,“牛吃蟹”就是其中之一。
牛和螃蟹,都是江南一带常见的动物。牛用来耕田,螃蟹则是人们口中的美味,距离苏州城不远的阳澄湖,就以盛产大闸蟹著称。但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牛喜欢吃草,根本不碰荤腥,怎么会去吃水里的螃蟹呢?苏州话里又怎么会有“牛吃蟹”这个词儿呢?
原来,过去农村小孩放牛,往往会将牛牵至河岸边有嫩草的地方,让牛去吃草,自己则坐在柳荫下,与其他牧牛童一起玩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