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络上有一个“李梓硕在印度”的自媒体账号,仅仅三个月,就累超了40万粉丝量。人们关注我的初衷,是为了获取猎奇的印度社会新闻,了解那个搞笑的、奇葩的、符合刻板印象的印度。
但渐渐地我发现,人们嘲笑印度,也希望了解更真实的印度。
入学尼赫鲁大学
收到尼赫鲁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就向印度驻华大使馆签证中心提交了全部的申请材料。但由于中国人办理印度签证十分困难,苦熬了五个月零十二天,我才拿到那张学生签证,而学校要求的报到时间为十月中旬。
由于印度高校基本上不回复外国学生邮件,仅在线下办公室受理各种留学生的疑难杂症,而且当时尼赫鲁大学没有任何中国留学生。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抱着搏一把的态度,我订了从北京中转中国香港飞往德里的机票。
今年一月底,我终于抵达了学校。
第一天上午,我按照昔日师兄的入学指南按图索骥,找到了教务处的外国留学生招生办。负责的女士说:“很遗憾,同学,你错过了十月入学文件檢测的时间,错过了十一月学籍注册的时间,这个学期也接近结束,而你现在才来。抱歉,程序上,我们无法受理你的入学申请。”
我那时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只感觉自己正在坠入无边的冰窟。
不,我觉得还要再挣扎一下!我向来不是死皮赖脸的人,但现在不得不这么做了。
“首先是我已注册”,我向那位女士解释,“我在去年八月份即完成了网上学籍注册,并且缴纳了一学期的学费,拥有学生身份和注册号等等”。
那位负责人答道:“但是你仍错过了文件实物核查的时间,也错过了线下学籍注册的时间,一旦错过,系统不会再重新开放入学窗口。”
我努力打出第二波攻势:“其次是签证获取十分困难,不是我不按时来报到,实则是你方使馆不愿配合!”
负责人仍从容答道:“学校的录取政策和使馆的签证政策不同步是合理的。此外,你可以提前向我方邮件表明你的签证问题,而经过邮件办公室核查,你既不主动发邮件阐明原因,也不回复我校招生办询问你能否按时入学的邮件。如果你仍然想在这里上学,请先回去,于下次招生季继续申请。”
此时我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曾努力发过很多邮件,结果是杳无回音,我也未接收到招生办的询问邮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