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旅文的“面壁”与“破壁”
作者 施杨
发表于 2023年9月

编者按:

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优秀战略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胆识。胆识不是鲁莽,而是基于对战势的充分理解及预判。如果丧失了胆识,那么任何军事艺术都无济于事。

面对三年冲击,大部分文旅企业都开始选择从“盲目无序的扩张〞转向“极致保守的收缩〞,在同行们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的时候,复星旅文却坚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全球重点产品线与项目的建设投入。

过去三年对全球文旅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在这场“大逃杀”中,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简称“复星旅文”)迎来一场“大逆袭”。

财报显示,复星旅文在2020年与2021年分别亏损25.74亿元和27.12亿元。2022年,复星旅文取得营收约137.8亿元,虽大幅减亏,但仍录得净亏损5.45亿元。

不过,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当时间行进至2023年上半年,走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陰霾的复星旅文其营收数据开始“破壁飞升”。

4月21日,复星旅文公布2023年首季度运营表现。集团旅游运营营业额录得约人民币58.89亿元,同比增长37.2%。旗下品牌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营业额达50.04亿元,同比增长44.2%;三亚·亚特兰蒂斯营业额达5.27亿元,同比增长38.7%。

在接下来的五一假期期间,Club Med总营业额远超2022年五一假期约8倍,超2019年同期约110%。其中,地中海·邻境产品线(Club Med Joyview)四座度假村全部满房。三亚·亚特兰蒂斯总营业额远超2022年五一假期逾5倍,超2019年同期约67%,总接待人数达11.5万人次……

不可否认,复星旅文的“逆袭”得益于中国乃至全球疫情形势的全面好转。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在行业周期触底回升时抓住机会强势反弹。

近日,《中欧商业评论》有幸专访复星旅文联席总裁、Club Med中国区CEO徐秉璸,他为我们解答了过往三年,复星旅文是如何做到身在局中却又能够远眺局外,为逆袭埋头种因;又是如何在产业转折的关键时刻,突破增长壁障,预判行业趋势,制定独到的经营策略。

务实的胆识

我们知道,有太多优秀战略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因为在未出结果之前,一切似乎都在云雾之中。此时外界的质疑、异议或不合时宜的懊悔都将令决策者陷入对自身判断的疑虑中。

对此,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优秀战略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胆识。胆识不是鲁莽,而是基于对战势的充分理解及预判。智力和认识力受胆识的鼓舞越大,它们的作用就越大,眼界也就越开阔,得出的结论也就越正确。如果丧失了胆识和勇气,那么任何军事艺术都无济于事。”

面对三年冲击,大部分文旅企业都开始选择从“盲目无序的扩张”转向“极致保守的收缩”,在同行们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的时候,复星旅文却坚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全球重点产品线与项目的建设投入,与众生反向而行。

在复星旅文,似乎不存在“先搁置一下看看大环境再说”的犹豫,三年间其重点项目与产品的建设从未停歇。

在国内,2021至2022年,复星旅文旗下Club Med丽江、长白山与千岛湖度假村相继开幕;在海外,Club Med于2021年相继开业了法国La Rosière度假村与魁北克-夏洛瓦度假村,后者填补了复星旅文在北美冰雪度假市场的空白。此外,Club Med在北海道的第三家度假村Kiroro Peak与西班牙马尔贝拉度假村也在2022年完成建造,正式投入运营。

徐秉璸坦言:“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并不妨碍我们坚持既定的战略,设定激进的目标。”这个在外界看来有些鲁莽的决策,在复星旅文眼中却有务实的考量。

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复星旅文董事长徐晓亮曾指出:复星旅文拥有全球运营、双轮驱动(投资+运营)、轻重结合、生态融通四大独特的战略能力。

而在《中欧商业评论》看来,特别是“全球运营能力”与“轻重结合能力”给予了复星旅文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肆虐期间,面对外界质疑坚持既定战略方针的胆识与底气。

全球运营,全球视野

复星旅文的全球化基因与生俱来。2015年3月,复星出资9.58亿欧元完成对Club Med的整体收购,持股比例达98%并完成私有化。Club Med拥有70多年历史,度假村遍布全球,以“精致一价全包”的特色体验,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度假连锁集团。通过与世界顶尖度假村品牌的合作,复星加深了对全球文旅产业的理解。

2018年,复星旅文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前,除了完成对Club Med的私有化外,复星旅文还引入全球知名酒店品牌亚特兰蒂斯。

本文刊登于《中欧商业评论》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