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宝座会易主吗?
作者 维舟
发表于 2023年9月

自1989年以来,广东在“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宝座上已经稳坐33年之久,但最新公布的经济数字,却使“王座争霸赛”再起悬念:2022年,江苏省GDP达到122875.6亿元,与广东的差距一举缩小1 800亿元,增量稳居全国第一。广东多年来的宝座会易主吗?

这确实不无可能:1989年,广东以1381亿元的GDP超过江苏(1322亿元)后,一度将差距拉开,到2000年经济总量已超出江苏12.6%,但江苏始终紧追不舍,到2010年将差距收窄到11%,到去年再度缩小到5.1%,近两年的追赶步伐甚至在加速。按现在的趋势,“王座易位”的一幕确实不无可能,最快2026年就会出现。

在这两个省,究竟发生了什么?

两种模式之争

广东、江苏的双雄争霸出现这样的变动,人们很容易聚焦于江苏的追赶,但实际上,真正的关键恐怕是在广东。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广东省经济总量在国内各省市区中仅列第五,直到1987年都还落后于江苏、山东。广东之所以能快速兴起并保持其优势地位,无疑得益于“改革开放前沿”带来的经济活力,深圳在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边境小镇崛起为人口近1800万、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北京的大都市,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缩影。

虽然广东的确“得风气之先”,但后来全国都开放了,为什么唯有广东特别成功?这就得归功于特殊的“广东模式”了:早在明清时代,珠三角就已围绕着长距离海外贸易的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了一套复杂的专业分工协作体系,使得当地在遇到历史性契机时,无须进行根本性调整就能如鱼得水。简言之,珠三角早就具备了一种“预适应”能力,一旦开放就能极好地适应外向型经济。

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在全国经济十强省份中,广东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是最高的。2021年,广东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6.5%,几乎是全国平均的两倍,大大高于江苏,至于内陆省份就更不用说了,像甘肃只有4.8%(图1)。

如果分城市来看,珠三角城市的表现更为突出:东莞2021年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40.5%,深圳也达到115.6%,都超过上海(94.0%),而江苏四座GDP万亿元的城市,除了苏州(111.5%)之外,外贸依存度都不算很高(图2)。

不仅如此,在四座GDP万亿元城市之外,广东其余城市平均的外贸依存度也达到了34.1%,接近全国平均,但江苏则只有19.5%。

这两年广东之所以被江苏大幅缩小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这里:可想而知,广东这种“两头在外”(原材料、市场都在外)的外贸驱动增长模式,更容易受到疫情管控的影响。虽然当时国内的流动性也一样受影响,但珠三角(尤其是东莞、深圳)无法与海外“货畅其流”,其影响恐怕更大。疫情缓解后,最积极出海抢订单的多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这些外贸依存度更高的省份,这也不是偶然的,因为相比起受外贸影响较小的内陆省份,当地人的饭碗更多受海外订单影响。

如果这只是短期的冲击,那么现在来看,广东的外贸恢复增长,是不是仍可以继续領先于江苏?可以肯定的是,外贸数字会反弹,但问题在于,全国这些年来的外贸依存度都在下降,也就是说,广东模式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短期的,还有更痛苦的长期转型。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那一年,全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44%,此后“世界工厂”开足马力供货全球,到2006年竟一度飙高至64%,大大超过发达国家20%~30%的一般水平。

本文刊登于《中欧商业评论》2023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