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苦难里开出生命之花
作者 李冬娟
发表于 2023年9月

她早年离开日本,以年轻艺术家的身份远赴美国,1960年在纽约的前卫艺术圈儿崭露头角,1970年尽管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仍然坚韧不拔,成为艺术家中的翘楚。面对荆棘遍布的人生和事业,她仍然创作 出生生不息的作品。七十多年来草间弥生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追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

欣然接受心灵中涌现的爱、和平和宇宙的信息,继续创作深切感怀生命的作品。我相信,我在作品中倾注的关心与兴趣会变成一种奇妙的生活经历传递给所有人。

——草间弥生

缤纷的色彩,无限的圆点,各异的南瓜,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是哪位艺术家。近期在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做了一场名为《草间弥生:1945至今》的艺术展,这场展览是迄今为止草间弥生除在日本之外最大最全面的个人回顾展。步入展厅最先看到的是她满墙的自画像,这些作品不像传统自画像那样描绘艺术家的外貌,而是以诡异的风格勾勒出她丰富柔软的内心世界。为什么画得如此奇特?看草间弥生的作品,应该先了解她的童年。她的童年浸泡在痛苦的家庭关系中,父亲不务正业,母亲性格顽固易怒,草间弥生从十岁起就得了神经性视听障碍,就像梵高看星空是悬转流动的一样,草间弥生的世界蔓延着网和点。这些圆点从桌子上、椅子上、身体里不断长出来侵蚀着她,成为她一生的梦魇。很多人觉得她就是在点点儿,没什么难度,但只有离近非常仔细的看,才会明白她的世界里有一张无形的网,所以在很多作品里她画的不是点而是一张网。我们在画作的侧面能够发现,她的作品大多是先画底色然后再在底色上描摹出细密的线条,围住点的线条才是她的笔触。

本文刊登于《中学生博览》2023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