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本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应激反应,并无深意。可是,有的“喷嚏”一旦在特殊情境下打出,则显得惊天动地、不可小觑。如《诗经·国风》中那个抛弃发妻的男子被诅咒“寐言不寐,愿言则嚏”三生三世,晴雯打了两个喷嚏后挣扎着起床补裘,切尔维亚科夫不小心将喷嚏打到将军的光头上……这些喷薄而出的“噴嚏”,携带着某种神秘力量,激发情感跌宕,推动人生转折,甚至改变生存境遇。鲁先生的这个“喷嚏”同样非同寻常,响彻大半个世纪,打出了一个小人物一生的孤独。
鲁先生是蔡骏的小说《鲁先生传》的传主。其实,这部以“传”命名的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喷嚏的传奇故事。
韩先生五岁生日那天在上海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穿越时空,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与另一个喷嚏相遇——意气风发的鲁先生在黄梅雨天带着音乐老师女友参观鲁迅故居,受凉打了个喷嚏。大约是为了缓解这个喷嚏带来的尴尬,鲁先生鬼使神差地说,他在五岁生日那天打喷嚏时正好被鲁迅先生抱在怀里。音乐老师是个极其较真的人,她查阅万年历得知鲁迅先生于两日后去世,于是推断他是被韩先生喷嚏中的病毒感染致死。她坚决与他分手,做了随军家属。鲁先生遭此打击,加上自然灾害,校刊无疾而终,诗歌朗诵会停办等因素刺激,从此性格大变,“原是一条气宇轩昂的汉子,一日日萎下去,蔫下去,赛过漏气的洋泡泡”。又过去十多年,他娶了在肉联厂工作的一位寡妇为妻,生下一女,可惜女儿只活了三天便夭折。好不容易将妻子与前夫的儿子抚养成人,可他在插队时不幸遇难。妻子查出肺癌晚期,一年后去世。鲁先生成了孤家寡人。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喷嚏”经由历史老师的演绎,成为他寂寞人生中的传奇段落,令人唏嘘不已。当“我”和鲁先生走近之后,这个“喷嚏”再次打响——鲁先生绘声绘色给“我”讲述了与喷嚏相关的诸多细节,让“我”更加信以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