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说现实是摄影创作者的灵感源泉,但摄影创作者并不总是制作现实的影像。比如 20 世纪初在前卫艺术领域,摄影就被当做打破先例的创作方式,达达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拼贴 / 摄影蒙太奇、物影照片、抽象摄影、非常规角度等延伸成为摄影语言的一部分。曼·雷(Man Ray)和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便是这一时期使用摄影创作的艺术家代表。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些艺术实践跟当时的现实背景密切相关。在 19 世纪,已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西方世界,并没有继续美好的前景,反而是在 20 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家们的创作可谓变化多端。
而在后现代时期,摄影一方面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记录工具,作为艺术去物质化的方式参与到当代艺术中。另一方面,摄影也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认可,不管是单一媒介的摄影艺术,还是综合媒介使影像参与作品中,摄影都在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使用摄影单一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著名的比如安德烈亚斯·古斯基(AndreasGursky)、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杰夫·沃尔(Jeff Wall),他们在摄影界都颇为有名,作品也是照片拍卖排行榜上的常客,他们作品的内容,无论是实拍、摆拍、翻拍都透露着对现实的思考。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我们也经常在综合媒介中看到影像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通过不同媒介综合在一起以完善自己的表达。
摄影术虽然是复制现实的技术,但是人为干预却可能会产生其他效果,比如抽象的影像。因此无论是自现代主义时期还是后现代时期以来,使用摄影的创作者常在现实中寻找创作的逻辑,但他们最后呈现的作品未必都是纪实性的。至于使用摄影创作,却又使用人为干预影像的结果,这与创作者自身的感受或经历相关联。尤其是当代艺术创作的范式,早已不是 19 世纪中期及以前“手工匠人式”的对现实摹仿再现,而是更加强调作者的主体地位,作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因而相应的方法要以呈现作者的思考为主。可以理解为,当代的艺术作品类似文学,影像最终呈现为纪实还是其他效果,类似文学的修辞,最终目的是为表达观点而采用不同的影像语言作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