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观察与反馈
发表于 2023年10月
© 何博, 《祝你愉快 0 1 》(2022),选自 Where Can I Wish YouHappy?,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 8.1 级地震时,我在外地上大学。这是作为德阳人的我持续关注灾难话题的起点,但我始终不愿直接触碰亲历者,因为重启宁愿没发生的记忆残酷且无意义,就继续以间接的方式来做点什么吧。

前段时间,重看这十几年关于地震的新闻报道时,在一篇人物访谈里,我被受访者公开的一张姐妹兄弟合影触动。当时盯着照片很久,想到的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普通的日常的照片,是因为 TA 们的离去,照片里一部分人的离去,以及合影在“正常”情况下的位置和功能(放在相册和电脑里,偶尔拿出来看看)的提前丧失和转换。它们不再是可用于分享的、对生者阶段性的记录,而迅速变成了寄托情感和回忆的唯一媒介。这太沉重了。

我在网上收集了几张因地震而被公开的合影。《祝你愉快》以这些本无可能和必要,被我等外来者看到的地震相关人士的合影为底,通过相对细小的文字书写,来重构照片的图像。这些文字既包括我实时观看照片时的联想,也包括作为摄影实践者,对于合影拍摄前后(作为事件的摄影)一些细节的猜测,还涉及我作为四川人,由照片中人物和场景呈现出的细节激起的记忆共鸣。我尝试依靠这种建立在某种程度的共性之上,于我而言相对长时间的观看(第一张图像观看了半个月)或“共时”(依然一厢情愿),去一边接近,一边说出一些想说的话。

如前文所述,自后现代时期以来,摄影一方面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记录工具,作为艺术去物质化的方式参与到当代艺术中;另一方面,摄影也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认可,不仅可以作为单一媒介进行创作,还是综合媒介的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不仅纯艺术创作者,摄影创作者也经常使用综合媒介,将影像与其他媒介一同作为表达的方式,通过不同媒介的特点综合表达思想。

一般来说,在常见的媒介中,影像是视觉逻辑的呈现,文字是语言逻辑的呈现,现成品则关联现实中具体的事或物。当不同媒介组合到一起时,媒介相互之间会产生更多互文性,作品本身会呈现更复杂的多义性,解读作品的重点是理解不同媒介悬置的意义如何组合成作者的思想。既然是综合媒介的创作,理解作品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解读线索,线索可以帮助观众在作品中寻找作者的创作逻辑。比如在环环相扣的链条式线索中,作品的思维逻辑可能是一个闭环,表达的思想在闭环内相互指涉,或者在网状结构的链接式线索中,作品的观点可能就是复杂的,作者的思维逻辑可能是发散式的,媒介之间可能既互文又开放。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的《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由一把真实的椅子(现成品)、同一椅子的照片(照片)和一段词典中关于椅子的解释(文字)组成。作为经典的观念艺术作品,约瑟夫·科苏斯将三种媒介综合在同一件作品中,作为现成品的椅子是实物,作为照片的椅子是通过艺术手段制造的幻象,作为文字的椅子是语言符号,三种媒介互文,共同指向观念的椅子。约瑟夫·科苏斯要表达的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并非因其形式、材质或媒介,而是其承载的观念。

观念艺术使艺术从物质范畴转化为事件范畴,艺术品开始舍弃物质实体,转而使用作品的解释作为作品本身。当代艺术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观察与反馈,当代摄影亦是如此。在承载观念的当代艺术中,作者对具体事物的质疑与反思往往并不是其全部,在作者的阐释之外,观众也可以从对艺术品的解读中产生自己的理解,尤其是结合自身处境与经验来理解艺术品,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中那些既有思维方式的合理性。

何博的作品 Where Can I Wish You Happy? 便是由多種媒介组成,这是他尝试将缺席家乡灾难的自己与之关联的方式,也是在讨论灾难后的记忆塑造问题。在第一部分“祝你愉快”中,何博被一张罹难同胞的家庭合影触动,以其为底,用细小的文字书写,重构了照片的图像。文字包括他观看照片时的联想、对合影细节的猜测以及作为四川同乡的记忆共鸣等内容。这是一张通过文字重构的图像,文字寄托情感,照片内容是回忆,二者相互转化且互文。第二部分是一件装置,主体由现成品脚架、相机以及照片组成,照片背向相机的那一面上还有文字。这件装置的构成,脚架和相机指向新闻媒体的从业者,照片与文字则意在探讨媒体在灾难时期拍摄的影像涉及的道德问题。第三部分是何博回到地震现场,拍摄了游客、导游、祭奠者以及灾后的环境。这些照片中的几种主体以其各自不同的行为,共同构建了关于地震的后记忆的方式。除此之外,作者还征集了关于地震的照片或视频。这不是一件完成的作品,仅仅是作者实践这一话题的开端。关于灾难的话题,涉及到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单一媒介恐怕很难表达清楚不同的问题与感受,何博集合了照片、文字、装置,将讨论置于不同的维度展开。

郭盈光自从以作品《顺从的幸福》引发公共领域激烈讨论之后,她便被标签化:去相亲公园碰瓷的坏女人、希望找到真爱的人、又得像女人、又不能太像女人……这次刊登的作品是她对一系列当下女性主义讨论的具体事项的回应。

本文刊登于《摄影之友》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