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在传统工艺中不断探索
作者简介
邸晋军
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中国内地最早使用湿法火棉胶黑玻璃板工艺用于艺术创作的实践者
我们当下生活在数字时代,数码相机是主流,当然最新的 AI 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都是图像的一种新的未来可能性。当然,曾经的胶片时代,曾经的数码摄影技术,都是对那个时代未来影像的一种可能性,但实际上在摄影术诞生至今的 180 多年历史里,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工艺传承,而且每一个阶段实际上都是人类在用自己的智慧构建了我们视觉上的某种奇观,或者是“悟性”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一个和时代连接起来的某种“悟”的呈现,这种“悟”实际上构成了我们再去观看图像,最终成为“悟性”的某种可能。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虽然是一个数字时代,我们又面向了新的AI 的可能性,但实际上摄影在 180 多年的历史里,它浓缩了人类整个文明世界里几乎是最精华的东西,自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之后的 100 多年,是人类文明急速发展的 100 多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尤其是科技,包括我们对现在人类生活的影响的方方面面,摄影伴随着工业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工业革命对图像产生以后的人类文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中国在 1900 年之前一直处在战乱,所以中国没有接受过早期摄影术的“熏陶”或是消费社会的洗礼。我们在创作的初期,实际上一定要面向一种新的东西,这种“新”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未知”, GDP,比如说数字时代的各种可能,手机摄影等,但我们面对的还有一种未知,就是对于“之前经典的未知”,这种“未知”就是我们讲的早期摄影术。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摄影之友》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