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感受嵌入日常生活的松弛
发表于 2023年10月

多逛多观察,开启“社牛”属性,跟本地人打听习俗由来。

34岁那年,李慢慢决定去新疆。在喀什的日子,她每一天都有新发现,从“树上为什么要挂装食物的塑料袋”“为啥楼下早餐店里不卖水”,延伸到“当地人为什么总是跳舞 ”。

李慢慢经常看到,清贫的老人、各式身材的女人、顽皮的孩子在街上跟着音乐随性扭动,通过跳舞来展现自己。这让李慢慢心生感动,带着开阔的心过好生活的每一秒,成了她认定的新的好生活标准。

开启社牛属性,多逛多打听 

来喀什前,有次她在小公园遛狗,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奇妙的想法:如果我生活在有草原的地方,会怎样?

心一动,行就不远了。她看到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喀什四章》,认为喀什满足了她对异域的想象。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李慢慢,觉得城市的样貌太雷同了,如果能够选择,她想做自然的孩子。

带着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她去了新疆喀什。

喀什昼长夜短,因而显得生活节奏很慢。人们普遍的上班时间是上午10点~11点,下班时间则是晚上8点~9点,那时太阳尚未下山。

李慢慢的探索一般从下班时间开始,在喀什老城区,深黄色的夯土土屋、彩色的大门、马蹄形的窗户,让人想起《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几乎家家都有露台和庭院,墙头的藤蔓和露台上浆红色花的盆栽交错,偶尔传来马头琴的声音,千年古城的生活气息就藏在其中。

李慢慢自带“社牛”属性,每天在街上总会有稀奇古怪的发现,遇到聊得来的本地人,她就会问各种生活的细节。在交流中,她明白了树上、墙上挂着装有食物的塑料袋,是因为当地人珍惜粮食,剩饭可以送给家里有牛羊的陌生人;喀什小朋友非常好客,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吃独食不懂得分享会变白眼狼(大意如此)”……

有一次,李慢慢去买早餐,发现店里竟然不卖水,老板说,“如果我什么都卖,那我的邻居做什么?”李慢慢突然就理解了喀什古城让人舒服的原因——“爱他人”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本文刊登于《女友LOVE》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