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刚上线,美国AIGC应用已开始商业化
作者 吴洋洋
发表于 2023年10月

华为与苹果的纠葛是智能领域9月的焦点。

8月29日,华为在没有召开发布会的情况下,突然在官方商城上线了最新旗舰手机Mate60 Pro。这个时间点并不寻常,因为两周后就是苹果一年一度的iPhone发布会。自2019年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导致5G芯片断供以来,这是华为首次重新将自己与苹果放到同一个竞技场内。3年多里,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从巅峰的每年2.41亿部下降到2600万部,从全球第一跌到十名开外;而苹果是最大受益者之一,iPhone的出货量同期增长约2800万部。

通过对Mate60 Pro的拆解,第三方机构发现,这款手机搭载了华为自研的麒麟9000S芯片,拥有5G的网络连接性能,并且芯片采用了7nm工艺制造,而这些都曾是美国政府试图阻挠华为拥有的技术。华为Mate60 Pro的归来,意味着中国公司能够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打通芯片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

影响在苹果发布会召开前就已经显现。华为新机上线后的一周,苹果股价下跌了6%。同时还有传言称,国内政府工作人员可能被禁止在工作场合使用iPhone—外交部发言人后来否认了这一传闻,但苹果股价并没有回升。而苹果发布会一切照旧,iPhone 15按部就班地用了更好的芯片、更好的材料,不过,消费者能感知到的最大更新居然只是它终于切换到了USB-C接口。该接口最早被华为手机采用,且出货量大,因此被很多国内普通消费者称作“华为口”。苹果平淡的发布会未能扭转市场的悲观情绪,瑞银证券的最新报告将苹果iPhone 15系列出货量预期从8000万至9000万部下调到了7800万部。

或许你会好奇,为何两家手机公司销量上的此消彼长可能影响到整个人工智能领域,毕竟华为与苹果在过去都不以AI研发能力见长。

原因在于,一方面,智能眼镜、手表等其他形态的个人移动终端还远远不够成熟,智能手机的统治地位在短期几乎不会改变。因此作为中美两国最先进的智能手机公司,它们生产的设备将会成为搭载AI芯片与生成式AI应用的关键载体。早在iPhone 8搭载的A11芯片上,苹果就首次加入了两个内核的神经网络引擎用于加速AI计算,而在最新的A17 Pro芯片上,神经网络引擎的内核已经增加到16个。手机芯片的AI计算能力将越来越重要,考虑到美国在禁止AI芯片出口上已有先例,华为突破技术封锁的自研芯片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這两家公司也正在奋力追赶大模型的研发进度。苹果的目标是在明年推出消费级的AI助手。目前它有3个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其中基础模型研发团队每天训练模型的硬件和电费开销就高达数百万美元,此外还有视觉AI团队和多模态AI的团队。而华为在7月已经推出了盘古大模型3.0,并且基于盘古大模型构建了手机端的AI助手“小艺”。

技术公司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技术投资机构。2022年,苹果的研发支出是263亿美元(约1900亿元),华为是1615亿元—还不包括这两家公司的长期资本开支,及它们带动的上下游供应链的研发支出。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