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大沙: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作者 方怡晖
发表于 2023年10月

大沙聚焦制造业主心骨,破解发展瓶颈,紧抓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全力抓好“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力争打造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镇域示范样板。

大沙镇,位于西江、北江、绥江交汇处,是肇庆市、四会市的东大门,珠三角通往粤西北咽喉要地,是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省城乡融合发展中心试点镇、肇庆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镇、肇庆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两工两农”建设示范镇,2021、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千强镇。借助优越的地缘优势和交通优势,大沙镇成功发展各类工业产业,成为肇庆当地传统的工业大镇。目前大沙有工业企业约28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

大沙如何在“十四五”时期,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造“百千万工程”镇域示范样板?

“两化融合”

产业体系全面提级

大沙聚焦制造业主心骨,破解发展瓶颈,紧抓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全力抓好“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全力推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下称市管起步区)规划建设,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当前肇庆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等“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大沙精心谋划,按照“1+1+2”招商定位,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聚焦大产业、打造大平台、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营造大环境。2023年9月26日,在市管起步区(富溪片区),占地348亩的广东华昌新型铝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现场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厂房已然落成,只剩下生产线的安装,这个年产20万吨铝型材建设很快将成功投产。据了解,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预计装38条挤压生产线、6条环保节能熔炼炉、3座全自动智能化立体仓库,建成达产后,将打造产值超50亿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大型铝材制造标杆企业,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部件、5G通讯设备等领域。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2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