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者心中的音乐观念
作者 刘经树
发表于 2023年10月

上次我们提到,从15世纪起罗曼语系的地区人们经常用形容词“romantisch或romantic”,意为“以罗曼语言写成的[传奇]”(法语romantique,  英语romanric, 意大利语romantico)[1]。这个词源于古法语romant (romantique), 意为“被称为小说的中世纪骑士、冒险、爱情、神奇的传奇”。约1660年前后,这个词以romantic(罗曼式)被引入了英国。在18世纪里,法国人又回过来借它为“英语词”。同样,约1700年前后,它从英国来到了德国。约1780年前后,形容词“罗曼的”(romantisch)成为一个流行词和宣传词[2]。它们在这个概念史前期大都被运用于口语。

19世纪末,这些词出现在文论家史莱格尔兄弟、让·保罗、诺瓦利斯等人的著述中,意义也被扩展和深化,加入了无尽性、不确定性和预感。埃格布莱希特认为,“罗曼的”作为古代传下来的罗曼语言,从一开始就显示与拉丁语系相对立。拉丁语系很久以来就具有保留下来古典(klassisch)性,意味着规范、规则和谨慎。而罗曼语系则意味着不规范、不规则甚至爆发[3]。

1800年后不久,人们就将“罗曼的”形容词踌躇地用于音乐领域。1804年,莱比锡宫廷乐师莱夏尔特(J.Fr.Reichart)在《柏林音乐报》上,率先称“海顿、莫扎特及其后辈们有独创性罗曼的作品”[4]。当时,科赫(H.Chr.Koch)在他的《音乐小词典》里,也称“音乐的实质罗曼地完成了美和可爱性”[5]。让·保罗认为,没有什么比声音更富于罗曼色彩,“罗曼的好比琴声或钟声荡漾传送,那音波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我们体内,继续在里面发出回响。”[6]

1810年,著名文论家、作曲家霍夫曼(E.Th.A.Hoffmann)写了一篇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评论文章,论述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展开部作曲。这是第一篇以音乐分析撰写的德语音乐学论文,也是第一篇以形容词“罗曼的”评论贝多芬音乐的论文。“一切艺术是最罗曼的,或者可以说,唯独纯罗曼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呼吸着同一种罗曼精神”其中贝多芬最深地“渗入它最内心的本质深处[7]”。他甚至认为,贝多芬是“最罗曼的音乐家”。因为,在《第五交响曲》里,他显然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部交响曲的情调,提出了音乐评论里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美学描述词语。这些美学描述是对形容词“罗曼的”美学扩展[8]。音乐是罗曼的实质,这种看法可能来自霍夫曼。当时,有些作者们看到了这一点,即便他们也发现“罗曼的音乐”表述实质上是一句冗言,但他们坚持认为,“一切音乐必须是纯罗曼的”。

一、韦伯:《魔弹射手》

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 —1826)是一位当时杰出的罗曼音乐家。他先后在奥地利、斯图加特、曼海姆、阿姆斯特丹、慕尼黑、莱比锡、柏林、魏玛、布拉格、德累斯顿等地当乐队指挥或总指挥。因在剧院里当指挥,他主要创作罗曼歌剧。他的歌剧《魔弹射手》(又名为《自由射手》)采用罗曼的民间题材,情节讲一位青年农夫为在射击比赛中得头奖,梦想请教上届得奖者得奖的密诀。后者建议他打造七颗子弹,第六颗子弹就是所谓“魔弹”(即射手想打什么物体就能命中的“自由弹”),替魔王卖命。“七颗子弹”的场面没有歌剧里常用的歌唱段落,音乐由管弦乐队伴奏组成,这在歌剧史上也是首创。此外,《魔弹射手》富有德国歌剧的合唱传统,剧中有生机勃勃的猎人男声合唱、民俗风格的女声婚礼合唱,还有很多知名的谣唱曲、咏叹调等,成为当时罗曼歌剧至今仍被演出的保留剧目。韦伯还创作了另两部德文歌劇《有利安特》和《奥伯龙》。韦伯的器乐曲,如《为钢琴和乐队所作》等经常被演出。《邀舞》也许是他传播最广的乐曲,它的标题意为“邀请跳舞”,音乐充满了歌剧、芭蕾舞剧音乐的场面特点,即便没有舞台演出,也能令人喜闻乐见。

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德国艺术歌曲并非从舒伯特开始。

本文刊登于《音乐生活》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