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那荣萨克斯协奏曲《maha mantras》的创作技法研究
作者 戴静远 唐大林
发表于 2023年10月

庞那荣(narong prangcharoen)于2013年创作的萨克斯协奏曲《maha mantras》,结合传统音乐材料与现代作曲技法,不仅表达出东南亚音乐的风格,也展现出现代音乐的先锋性。

“mantras”,意为咒语。庞那荣在作品简介中写道:“咒语,是能够产生某种能量的神秘之音,而它产生的能量取决于它本身的声音、震动、节奏。……大家都认为,咒语不仅仅是单纯的声音,更具有治愈伤害的能力。”而对于“maha”一词,庞那荣则将其解释为“伟大、壮大”。庞那荣在《maha mantras》中充分展现出泰国传统的音乐元素,并使用简约的音高材料不断进行变换。本文将从音高材料、节奏、音响四个方面探究该作品的创作特点,及作曲家本人在音乐中融合的东南亚音乐元素。

一、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音高材料

(一)传统五声音阶的使用

在东南亚的民歌中,同样有传统五声音阶的存在。因此,庞那荣在《maha mantras》中使用了部分五声音阶的音高材料,这些源自于东南亚传统音乐的音高材料,被置于西方的乐器——萨克斯以及管弦乐团上进行演奏,形成了东西方元素的完美融合。

在强烈的乐队全奏后,高音萨克斯成为了主要的演奏乐器。此时,在萨克斯声部的第22—23小节,出现了五声音阶的音高材料:即E、G、A、B、D上下行材料。将这些音高材料进行排列,正好形成了一组G宫e羽调式的音阶,与中国传统民歌中使用的五声音阶有重合之处。在俞人豪、陈自明的《东方音乐文化》中,曾提到泰国与中国五声音阶的高度相似性:“泰国的调式与中国的五声调式体系十分接近,即构成五声音阶的5个音均可作为调式主音。在泰国音乐中终止音对调式的构成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对136首代表性乐曲的调查发现,以do为结束音的乐曲有75首,占55%;以re、la终止的各有19首,各占14%;以sol音结束的有16首,占11.8%;以mi音结束的只有7首,占5.1%。由此可见,如果用中国调式概念来说,宫调式是泰国的主要调式,占半数以上;商调式、羽调式次之;徵调式再次之,角调式最少[1]。”由此可见,庞那荣选择的五声调式,也是泰国传统音乐中较为常见的五声调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22小节出现五声音阶后,紧接着,24小节又一次使用G宫e商调式音阶材料,并对21小节初次出现的音高材料进行了变奏处理,接着,在第27小节,增加了另外一种五声音阶材料:B、D、#F、A、E,即D宫调式音阶。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在第24小节,D宫调式音阶就已经出现了。第24小节中出现的G、D、E、#F、A、B几个音,可以看作是G宫调音阶的部分与D宫调的结合。作为传统民歌会使用的音阶,五声音阶中缺少一些不协和音程存在。而作为一位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现代作曲家,庞那荣巧妙地融合了两种五声音阶,在最传统的音阶材料之上创造出了微妙的不协和音响。另外,作曲家在萨克斯主奏、其他器乐相对静默的片段使用两种不同调式的音阶进行组合,不仅增加了音乐的变化性,增加了原本五声音阶音响的复杂性,更将主奏乐器萨克斯作为表现传统五声音阶材料的重要乐器,足以展现传统音高材料在此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核心音调的变化使用

《maha mantras》的作品简介中,庞那荣这样写道:“这部作品中音乐的主要材料源自四个音符(G、A、E和D),并进行了广泛的主题转换。”由此可见,在基本的音高材料上进行多次变奏处理,使之形成完全不同的音乐主题,也是该作品中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笔者将这四个基本音高材料称为该曲的核心音调。

在现代音乐中,使用传统音高材料是十分常见的,但现代音乐大多都非常个性化,带有作曲家们明显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特点。因此,在音高材料的使用上,作曲家们较少会直接使用某些民歌中的原始材料进行创作,而是选择某种民族传统音乐元素,或将传统音高材料进行完全改变后加入自己的作品中。

从音高材料的角度来看,在《maha mantras》一曲中主要使用的核心音调(G、A、E、D)在某种程度上也十分具有五声性特点。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不完整的G宫调式音阶。以这四个音为基础进行的变奏,也会较为具有传统音乐的风味。

上述的音高材料变化技法,亦体现了泰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在郑隽逸《泰国传统音乐“风味”的探究》一文中,提到了泰国传统音乐的一种音乐训练方法:“依据任意两个给定的支柱音,尽可能地创造出无限可能的旋律结构[2]。”而庞那荣在此曲中,仅运用四个音为最主要的音高材料,不断进行变化,形成了一部较为具有传统音乐色彩的音乐作品。

从核心音调发展手法来看,庞那荣将G、A、E、D四个音发展置于不同性格的节奏型中进行变化。在乐曲最开始时,长音节奏型将几个主要音符缓缓奏出,在乐曲第13小节处,单簧管声部出现了D、G、A的核心音调,并配合四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行演奏;当乐曲进行到22小节处,管弦乐团部分声部静止,萨克斯成为了主要的表现乐器,节奏也突然加快,以32分音符为主,完整地展现出G、A、E、D的核心音调,此后,萨克斯声部围绕着核心音调不断进行主题变化,笔者归纳出了几种不同的主题形式:

由上表可以看出,主要音符構成的动机在弦乐声部、管乐声部以及独奏的萨克斯声部均有出现,并配合不同的节奏型或演奏方法进行演奏,在基本音高材料(即核心音调G、A、D、E)的基础上,配以音色音响效果和不同的速度,形成不同性格的主题。

本文刊登于《音乐生活》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