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极小种群,留住大自然脆弱的美
作者 姜常红
发表于 2023年10月

一种植物在野外被发现时,如果只剩下不到10株,是否还具有保护的价值?对植物学家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这些物种背后的保护故事, 与“极小种群”这个名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是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野外种群和个体数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人为干扰严重和随时有灭绝风险的野生植物。早在2005年,云南省林业厅和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就首次提出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理念。

2012年,我国发布《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列出了120个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2013年,“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一概念的科学定义正式出现在孙卫邦主编的《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实践与探索》一书中。

孙卫邦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