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渡古今向星河

船作为古老的交通工具,破水凫波,横渡江海,带来物质发展与生产进步,也拓宽了人类被陆地拘囿的思维。船唤起人们的诗情画意,成为文化的载体。
船的诞生很有意思,《淮南子》中记载:“古者观窾木浮而知为舟。”《世本》中记载:“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一根漂流而下的树干,一片浮在水面的落叶,引发了人的思考,于是人们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船被创造出来了。
之后,在以船为家、凭船遥迢的水上生活中,人渐渐悟到船的品性:“虽载沉而心浮”“内空虚而受盈”“似君子之淑清”。歷代文人因舟而赋,赋予其漂泊、离别、自由、隐逸、援济等象征含义。
无数文人墨客借行船描绘了一幅幅真实的山水画和一条条人生路。“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春天宜远行,春日启航的船便有几分豪迈与轻松。而相比轻盈的春帆,秋日的船则愁思沉重,“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花影月色满秋船,几分愁绪,一缕感伤。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