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彰显身份的“壁”

相信大家阅读《红楼梦》时,一定会为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提到的“粉油大影壁”感到疑惑。影壁是什么,是有倒影的壁,还是大户人家观看皮影戏的屏风?其实都不是,影壁是一座独立存在于房屋内外的货真价实的壁。
1976年,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西周甲组宫室建筑遗址出土了一座影壁的残迹,长4.8米,宽1.2米,高0.2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影壁建筑,存在于距今3 000年前的西周时期。
中国古人对建筑的装饰颇为讲究,一切建筑部位和构件都要面面俱到,有一些依附于主体建筑, 起到旌表、修饰作用的小型建筑被称为小品建筑,影壁就是其中之一。古人推崇含蓄之美,要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这一点被影壁体现得淋漓尽致。
影壁的名字源于它的功能。古人认为,当影壁建立在和大门相对,且有一定距离的门内时,能阻隔外人的视线,使院内风景不至于暴露无遗,谓之“隐”;当影壁建立在和大门相对,且有一定距离的门外时,可供来客停放车轿,在此停歇片刻,整理衣裳,而且行人和马车不能通行,只能绕道,具有“避”的作用。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