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舌尖,从救荒到小康:漫谈《齐民要术》
作者 钟彦亮
发表于 2023年10月

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精选《永乐大典》《汉书》《礼记》《诗经》《越绝书》《文心雕龙》《齐民要术》《水经注》《说文解字》《茶经》等经典典籍,全面展现中华典籍之美。继《永乐大典》《汉书》《礼记》《诗经》《文心雕龙》《越绝书》《水经注》《说文解字》之后,让我们来一起了解《齐民要术》。

在网络游戏世界,我们常常会痴迷于开荒种菜,以至于诞生“种菜流”玩法;生活中,只要看见带点泥土的地方,无论是公用阳台,还是自家的小花盆、泡沫箱,总忍不住想往里种上点儿葱、姜、蒜或者其他什么;我国宇航员在太空种菜、维和官兵在非洲种菜、科考队员在南极种菜等新闻被接连报道,似乎更加印证了我们热爱种菜、擅长种菜的“天赋”—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我们种不了的。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国人骨子里仿佛就刻着“耕种基因”。我们很早便深刻认识到农业是百姓衣食之源、国家富强之基,古人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今天也常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所以我们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经营,并将其中精华总结成为农书,北魏贾思勰撰著的《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便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巨著。

“简历”是个谜:贾思勰到底是谁

贾思勰,谜一般的人,不仅史书没有他的传记,而且其他文献均无只言片语提起过他。目前我们掌握他的确切史料,只有《要术》宋刻残本及明清各本卷首的作者署名,均题作“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但就算是这区区十个字,依然存在很大争议。

“后魏”便是“北魏”,这点倒没什么疑问。问题出在高阳,这是因为北魏有两个高阳郡,《魏书·地形志》载,一个是瀛洲高阳郡(今河北高阳),另一个是青州高阳郡(今山东淄博)。贾思勰究竟在哪个高阳郡任职太守,从古至今,学者们做了不少细致考证,“河北说”与“山东说”也各有支持者,只是如今认为他曾是青州高阳郡太守的,逐渐占了上风。

所幸,贾思勰在《要术》中透露了他“朋友圈”的情况,提起了与他同时代的三个人,分别是皇甫吏部、元仆射和刘仁之。其中,刘仁之最值得我们关注,他名姓清楚,《魏书》有传,为进一步了解贾思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关键线索。

贾思勰是在《齐民要术·种谷》中提起刘仁之,夸赞“西兖州刺史刘仁之,老成懿德”,并介绍他以“区田法”耕种的成功经验。然而《魏书·刘仁之传》却说他“外示长者,内怀矫诈”,刘仁之表里不一,暂且不论,传中又说他与冯元兴交好。检《冯元兴传》,冯元兴为太子侍读时,曾与太子侍讲贾思伯一起教授年幼的孝明帝元诩读书。而《贾思伯传》中,不仅称贾思伯“与(冯)元兴同事,大相友昵”,还提到贾思伯有个弟弟叫贾思同。

如此顺藤摸瓜之下,我们不禁大胆推测:既然贾思勰认识刘仁之,而刘仁之与冯元兴交好,冯元兴又与贾思伯相善,并且思伯、思同与思勰的姓氏相同、名字相近,似乎同为贾姓的“思”字辈,那么思勰是否与思伯、思同之间有亲属关系,并借着思伯的关系网认识到刘仁之?

在没有其他更多史料支撑的前提下,根据上述推测并结合书中贾思勰对山东风物的熟悉,很多人推测思勰与思伯、思同之间为同乡、同族、同宗、同辈的堂兄弟可能性很大。又因贾思伯本传说他是“齐郡益都人”(今山东寿光),所以我们便顺着把思勰的籍贯系在齐郡益都。这就是为什么在一般的介绍资料甚至历史课本中,会把贾思勰写成是山东寿光人的主要原因了。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在《典籍里的中国》里,有关《齐民要术》的表演中,会出现“贾思伯”这一角色的缘故了。

当然,有人认为贾思勰即贾思同(见栾调甫《〈齐民要术〉考证·〈齐民要术〉作者考》),也有人认为贾思勰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一个叫贾勰的人(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齐民要术》引述吴检斋先生的说法),等等。

总之,如何写贾思勰的“简历”,这个农学史上的大难题,有待新的史料出现,方可有望得到解决。

资生必备:《要术》是一部怎么样的书

虽然贾思勰谜团重重,但不妨碍我们阅读《要术》。书名《齐民要术》,“齐民”犹言“平民”,意思是平民百姓;“要术”,字面意思是重要方法,这里特指谋生的重要方法,合起来的意思便是平民百姓谋生的重要方法。

《要术》何时成书?目前通行说法是公元六世纪三四十年代。不过在《四库提要辨证·齐民要术》中,余嘉锡先生同意吴检斋(吴承仕)先生“思勰著书,疑在梁武之末,当东魏武定末”的观点,称赞其说“详密可信”。照此说法,《要术》成书时间最晚要去到六世纪四五十年代。笔者读了吴先生考证,确感精彩,限于篇幅,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参看,在此不多加介绍。

《要术》全书十卷,九十二篇,十一万五千余字,书中主要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书中常说的“中国”,指的便是该区域。由于贾思勰未曾涉足南方,也没有去过漠北,书中提到的“漠北寒乡之羊”和南方作物,只是举例补充,并不在本书重点描述的范围之内。

《要术》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则紧扣百姓生产生活。贾思勰在自序中介绍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īhǎ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所谓“起自耕农”,这是因为农业中以农作物的耕種最为基础,所以书中卷一、卷二先讲耕田、收种等农事基本功及常见的水稻、旱稻等谷物作物的种植方法。

膳食以谷物为主,同时应多吃果蔬。《要术》按照从草本植物到木本植物的顺序,接着讲蔬菜和果子。卷三讲种菜,包括葵、葱、韭、蒜等;卷四讲种果树,包括枣树、桃树、李树、梅树等;卷五再顺着讲种植具有其他经济价值的树木,包括桑树(可养蚕)、榆树(可做木器)、杨树(可造房子)等。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