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莉关于雪的诗,发表于《岷州文学》2021年冬季卷——《赐予》《雪中的鸟》《以雪为背景的诵读》《所有的清凉只因离家最远》。
刘国莉把一大把一大把的文字撒出去,渤海边的天空把一大把一大把的雪花撒下来,二者天造地设地合二为一就构成一行又一行的诗歌了。等待进入诗歌的还有鲁北冀南渤海边上的万千事物:鸟,它的鸣声,它的翅膀;现在式的冬小麦,过去式的玉米林;夜晚的灯芯草,由柴禾引发的炊烟,它们使得雪花更美丽更实在,在人间圆梦。
从诗歌创新的宏旨出发,他是呕心沥血一字一词迈步的。刘国莉设计了一场雪中的诗歌盛宴。渤海湾,渤海湾,你的雪花从此有名了。
在已经种上了冬小麦的土地上行走的诗人,感到天空需要雪,大地需要雪。他就向上天祈求,祈求天降雨雪。果然下雪了,雨天雪地,诗人写了感恩辞。
上天把一场雪赐予人间/感恩的簇拥,分担了/各自多余的光芒/盛大的天空,布满了诚实的眼睛/黄昏来临/我们又忽略了隐蔽的落日/我想清点我所有说过的话/像风梳理雪地上杂乱的痕迹/那些被说出的都是雪沉淀的尘埃/一切终将散尽/我们接受了彼此的诚意/赐予。在大地上生活是值得的/任我们来挥霍/那些剩余的光芒
带着对雪的思考,诗人看天上的雪、地下的雪,舍不得离去,从白天到落日黄昏,到雪霁星现。他不能把每一片雪花拈在手里,也不能给每一片雪花分配到一个语词。雪花和思想混合在一起,一切都在纷纷扬扬。因为眼睛是诚实的,尽可能接受雪的光芒,藉以送出簇拥的感恩。人所立身的一切外在在风中长大,彼此相爱了,直白的解读,雪花担心诗人能否接受?只能面向朦胧。但感恩和赞美结束之前,能够出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人、雪花、大地、天空皆大欢喜。“在大地上生活是值得的”,诗人和雪此时正在进行着彼此的诚恳赐予,你给我的和我给你的一样多一样好。
在用手机进行连贯地叙事和逼真地抒情,并拍摄出视频和照片的互联网时代,诗人写诗要有一些特殊的本领。
《雪中的鸟》。用唯美主义孕育的一种鸟,使得雪也不得不唯美起来。这雪是雪自己要下的,不是诗人要雪下的。雪为鸟提供了飞翔栖止的园地与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