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求生指南与签证难题
作者 李梓硕
发表于 2023年10月

作为尼赫鲁大学唯一的中国留学生,也是德里地区唯一选择住学生宿舍而不是租房的中国留学生,我的住宿生活一言难尽。

选宿舍的时候,印度师兄告诉我,尼赫鲁大学的宿舍最高层热但是虫子少,最底层凉快但是虫子多,我选了最底层,便免不了受些皮肉之苦。即使后面經过努力,换到了一个环境相对干净整洁,水电齐全,而且蚊虫很少的房间,我还是适应不了当地的高温气候。

屋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风扇,白天四十多摄氏度,晚上三十多摄氏度。如果把风扇关上,屋子里又热又闷,可是如果把风扇开到最大,温度变得可以接受了,但是鼻子会受不了,容易患热伤风。

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么热你是怎么住宿舍的呀。答案是一天至少洗6次澡,换3套衣服,隔一天换一次床单枕套,白天尽量出去找有空调的地方,晚上熬夜到温度适宜再睡觉。

睡觉过程中,每3个小时醒一次,擦汗或者去洗澡。类似睡前洗一次,中间醒来洗两次,彻底睡醒之后呢再洗一次。这样可以保证每3个小时就成功入睡一次,而且不至于在梦里被自己分泌的汗淹死。毕竟在我们宿舍睡觉,如果你想一口气睡8个小时,除非拥有在水下呼吸的能力。

其实最好也最应该做的是,搬出去住,到学校附近租房子。可是我的签证过期了,且没有新的签证,因此没有办法租房。延签的手续一直在处理中,这个情况下,人家是不会租房给我的。

当地人还使用一种“水空调”,靠吹水雾来降温。我在亚马逊网站上挑选水空调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疑虑:我要买贵的还是便宜点的。这取决于我在这个宿舍里面还能住多久,更取决于外国人管理办公室多久能把我的签证延期申请办理下来。

行政效率与测不准原理

现在看来,我的疑虑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在印度留学、生活或工作,需要和印度政府部门打交道时,经常会发现他们的工作部门、办公室或者机构的工作效率有一种“测不准原理”。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