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砂猎人,在江上
作者 陈松平
发表于 2023年11月

夜黑风高的江面上,水政执法艇破浪前行,搜寻、追捕着非法采砂船。

围绕长江砂石,执法的“护砂猎人”和偷盗的“砂耗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战场持续较量。

“护砂猎人”眼里,砂石是长江河势河床稳定的“平衡器”,是保证长江防洪与通航安全、维护长江优良生态的基石。但在“砂耗子”眼里,江里的砂都是钱,挖出来一转手就是成捆成箱的钞票。

一方要守卫砂石保护长江,一方要盗采砂石变现牟利。故事在双方斗智斗勇中上演。

蹲点监视与迂回围捕

一艘货船驶过,探照灯的光芒刺穿雨幕,划破了漆黑的夜空。

执法艇上,大黄猛地一下蹿到船头,朝下游浅滩上搁着的破船又是一阵狂吠……

郭留锋跟着钻出了船舱,望向重归漆黑的江面若有所思。江上风雨交加,雨借风势扑打在他憨憨的面庞上,却没浇平他紧蹙的眉头。

这是2014年5月6日的凌晨2时。郭留锋与脚下的“长江水政5号”执法艇,依然停留在鄂赣大队执法基地,没有开展行动的迹象。

长江水利委员会鄂赣边界采砂管理执法大队基地,位于江西省瑞昌市码头镇长江边的狗头矶,隔江对岸就是湖北省的武穴市。

基地下方的简易码头附近,常年有几条破船在浅滩边搁着,经常有人来船上活动,伪装成钓友,监视执法基地的一举一动。

此刻,郭留锋知道,那破船上的人还在,借着夜色隐蔽在暗处,像老鼠一样盯着他和执法艇。

“行了,别叫了。”郭留锋打了个呵欠。

这场已经展开的迂回大围捕,是一网成擒大获全胜,还是徒劳扑空铩羽而归?郭留锋在焦虑地等待着。他拍了拍大黄的脑袋,唤着它一起回了船舱。

2014年4月底,全江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涉砂船舶清查行动。在高压打击态势下,大量非法采砂船采用越境流窜偷采江砂的作案手法,逃避和抗拒执法,长江鄂赣省际边界河段采砂管理工作压力陡然加大。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打胜这场战斗,鄂赣大队报请上级同意后,决定全员值守,加强巡查频次,开展为期20天的专项执法行动。

“五一”小长假期间,鄂赣大队联合江西瑞昌、湖北武穴两地水政、海事、交通等部门,在鄂赣边界水域开展不间断巡查,初步掌握了流窜至此的非法采砂船活动规律,正在寻找合适“战机”准备一网成擒。

5月5日上午,基地的瞭望哨就发现了2个人背着钓箱、竿包,拎着折叠椅,一身钓友打扮,登上了基地下方约500米处那艘搁浅的破船。

气象台早上就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居然有人摸到江边钓鱼?

“他们这是在玩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把戏。”鄂赣大队采砂执法队员们心知肚明,“蹲点”的来了,就等于宣告今晚“砂耗子”又要“出洞”了。“砂耗子”派来的“看门狗”就位,等于告诉执法队:“战机”已至!

5日上午,鄂赣大队全体动员,召开会议细化此前拟定的行动方案。最终敲定的方案是——入夜后,经过乔装的执法队员们,分两组从基地后门分散潜出,至瑞昌市区集合。第一组与当地水政及海事部门执法人员会合,从指定地点乘两艘执法艇自上游往下游巡查;第二组乘车赶往湖北武穴,与当地水政及海事部门执法人员会合,从指定地点乘两艘执法艇自下游往上游巡查。两组均于5日22时准时行动,巡查发现目标后,立即通知另一组联合围堵抓捕。

为避免打草惊蛇,此次行动中,鄂赣大队大队长郭留锋及“长江水政5号”执法艇,均未直接参与,而是留在基地迷惑“砂耗子”派来的监视者,配合此次迂回大围捕行动。

这正是,你有蹲点监视计,我有迂回围捕策。

讨论制定这个行动方案时,还出现了一个插曲。郭留锋坚决不同意留守当“烟雾弹”,要去一线。驻守长江鄂赣省际边界河段从事采砂管理执法工作10年来,大小行动百余次,他还从未缺席。

但是队友们反对他去一线的理由更充分。

作为长江鄂赣省际边界河段最具威名的“护砂猎人”,郭留锋身经百战,与“砂霸”“砂耗子”们打的交道最多。特别是在2011年至2013年那段暴力抗法最严重的时期,他经历过撞船、炸船,被数名“砂耗子”合抱跳江等暴力抗法事件,这一带的“砂霸”“砂耗子”们对他太熟悉了。这次行动,只要他和“长江水政5号”执法艇一起待在基地不动,就能通过蹲点监视的人,稳定住前方的“砂耗子”,让他们“安心”行动,这样撒出的大网才好一网成擒。

虽然心中百般不情愿,但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郭留锋最终认可,此次行动他留守基地当“烟雾弹”,比去一线作用更大。

是夜,狂风裹挟着大雨倾泻而下,江面上浊浪排空。

暴雨、狂风、黑夜……这些要素,为非法采砂活動构筑了天然掩护。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些要素,又何尝不是“护砂猎人”们开展行动的“天时”之利呢?

5日22时,行动按计划如期进行,4艘执法艇两两分组,分南北岸从上下游对向合进,顶风冒雨在茫茫江流中搜索巡查。

6日凌晨1时,行动开展3小时后,长江水利委员会河道采砂管理局督查处接到电话举报,称南岸瑞昌新洋丰码头附近有多艘非法采砂船聚集偷采。收到转来的举报信息后,前方行动组立即调整方案,第一组赶往事发水域,第二组继续巡查,同时做好在下游围捕准备。

半小时后,第一组赶往新洋丰码头时,现场已没有了采砂船踪迹。事后审讯得知,“带泵人”(非法采砂组织者)还安排了几艘货船在事发地外围游弋放哨,发现执法艇后立即通知这批正在作业的非法采砂船迅速逃离。

得知事发地非法采砂船已经逃离后,留守的郭留锋立即组织鄂赣大队内勤人员调取辖区监控影像,综合分析发现,几艘非法采砂船由事发地点沿南岸向下游逃窜3公里后,越江掉头靠北岸躲进了武穴锚地水域。

两个行动小组立即沿北岸从上下游合进包抄,前往武穴锚地水域搜捕。6日凌晨3时,终于在一群货船中间发现了这4艘非法采砂船。

其时夜黑如墨、雨骤风狂。8名“护砂猎人”不顾危险迅速攀爬登上非法采砂船,两人控制一艘,开展问询和取证工作。采砂船上人员都是具有丰富对抗执法经验的“老油条”,一部分人忙着向江中倾倒刚刚采上来的砂石,企图消灭证据;一部分人装聋作哑拒不配合问询,同时故意用身体遮挡执法记录仪镜头,阻挠执法取证。

鉴于气候条件恶劣,加之现场情形混乱,为避免4艘采砂船借机串通逃逸,现场负责人王强当机立断,报请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政总队同意,将其中两艘采砂船押解至九江市采砂船集中停靠点,另外两艘押解至鄂赣大队基地。

从5月5日10时开始动员部署,至6日24时4艘非法采砂船分别押解到位,此次执法行动前后历时38个小时,一线“护砂猎人”们在江面上整整漂了26个小时未合眼,圆满完成任务。

虽然没去一线让郭留锋直呼“不过瘾”,但是看到辛苦疲惫的队友和取得的战果,他也很自豪自己留下来做“烟雾弹”,同样是此次行动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刊登于《美文》2023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