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抒情诗的发展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联系
作者 陈闻起
发表于 2023年10月

文学与音乐,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且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和精神食粮的艺术门类,它们不仅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面貌,更是劳苦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思想追求的代表。纵观俄罗斯的历史,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17—19世纪初是俄罗斯获得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俄罗斯的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以学习西欧先进文化为主导,主动吸收西欧的音乐文化并开展积极的实践探索,为19世纪中后期音乐艺术走上新的高度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以其民族性和抒情性而闻名,与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抒情诗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形成与特点

俄罗斯的浪漫主义与西欧不同,因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文化传统。法国大革命不能算作其出现的原因之一,因为革命的结果于俄罗斯而言是令人失望的。19世纪俄罗斯的人民解放运动,艺术以其特殊的方式,从小型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慢慢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获得广泛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参加,为消灭封建阶级统治做出了贡献。文学艺术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横空问世发挥其作用,大批文豪的作品分别以手抄本和刊印的方式进行传播。文学一跃成了其他艺术思想传播的范例,各种艺术门类均以文学为榜样,通过引用其主题来丰富自己的内容[2]。

在俄罗斯,浪漫主义并不与启蒙运动对立。启蒙意识形态虽有所削弱,但并没有像欧洲那样崩溃。启蒙君主的理想也并没有穷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平行发展,经常与古典主义交织在一起。

浪漫主义的曙光与茹科夫斯基(1783—1852)和巴丘什科夫(1787—1855)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些诗人的创造力和世界观很难在一个时期用相同的框架进行比较,因为他们的目标、愿望都是不同的。在两位诗人的诗中,仍然可以感受到过去“感伤主义时代“的强大影响,但茹科夫斯基仍然深深地扎根于此,而巴丘什科夫则更接近于新的趋势。

俄罗斯浪漫主义是由19世纪上半叶的诗人发展起来的,每个诗人都贡献了新的东西。俄罗斯浪漫主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获得了独特的特征,并成为文学的一个独立方向。在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有俄罗斯的精神,就有俄罗斯的味道”,俄罗斯的浪漫主义也可以说是如此。对理想的追求是俄罗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在茹科夫斯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作品表达中非常明显。他们引入了新的概念、新的人物和新的理想,并对自由是什么、现实生活是什么给出了完整的描述。他们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之路,这是每个人的正确选择。

二、俄罗斯诗歌的发展

俄罗斯诗歌与其他民族诗歌流派大不相同。俄罗斯文学在获得其独特的民族特征之前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诗歌化的发展是矛盾且不稳定的。俄罗斯诗人不仅创造了俄罗斯诗歌化的历史,更在理论上证实了它的概念。

古俄罗斯的学者认为个人的情感实在太渺小且短暂,他们认为只需创作那些宏大的、“值得”的主题,例如宗教、君主、国家政治等主题[3]。在17世纪,俄罗斯诗歌描述了许多时代特征的事件过程。巴洛克音乐的风格渗透到俄罗斯,诗歌和音乐开始分离。诗歌和散文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化,写作和书籍生产的发展,使文化日益變得世俗化和专业化。17世纪诗歌逐渐大众化,不仅可以在宫廷中传播,也可以在各个阶级群体中传播。诗歌领域的新经验开始为发展俄罗斯国家诗歌学派的理论概念提供机会。当 18 至 20 世纪的俄罗斯诗人出现在这股浪潮中时,俄罗斯文学逐渐发展成一门学科,并确定了这一时期诗歌技术的具体特征。各种已有的批评文章和历史文学著作中分析这一点,改进和发展诗歌科学理论的愿望导致了整个诗化的改革。

因此,在这种不稳定和冲突的变化中,俄罗斯诗歌以其民族特色,动态地爆发了中世纪诗歌运动的规范时期。一个新的诗歌时代已经到来——俄罗斯诗歌时代。

17世纪初在俄罗斯,诗歌的标志特点是引入了社会精神生活的形式。俄罗斯诗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包括诗歌的成对押韵,以信息和祈祷的风格描述宗教、日常生活、历史和哲学主题,以及使用不等的音节创作诗歌。

但这种发展在部分阶段中发生了分歧。在诗歌语音带着其独创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相反的发展,俄罗斯诗歌与其他诗歌形式并行时,创作的诗句显示出刻意从音乐性和韵律中抽出来的现象,它们以口语语调作为基础,故意创造一种不同于音乐韵律的口语日常诗句,同时延续了古俄语朗诵的传统,并辅以响亮的押韵文本[4]。

本文刊登于《音乐生活》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