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旨在培养能兼顾独奏、声乐伴奏、器乐伴奏、作品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除了训练学生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之外,需要将教学重点向合作性训练倾斜。现阶段我国钢琴艺术指导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但还需在专业性与特色性之间寻找更契合的接驳点。通过对俄罗斯罗斯托夫国立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培养模式的解读与分析,为我国各音乐类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一、学校概况
罗斯托夫国立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学院是俄罗斯南部及北高加索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全校下辖6个学院与17个系,并开设有附属中学、小学。学校实施双轨制教育制度,即有国际通用学制——本科+硕士+副博士[1],也有俄罗斯特色学制——专家制[2]+副博士。在校生长期活跃于国际舞台,多次斩获奖项。2007年安娜·维尼茨卡娅在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钢琴比赛之一——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王国际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23年谢尔盖·戴维琴科获得第17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钢琴组第一名。
二、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学制
罗斯托夫国立音乐学院仅开设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两年制表演副博士,而本科与硕士\专家制阶段,钢琴艺术指导是作为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招收的均是拥有良好钢琴演奏基础与有从事合作钢琴表演意向的硕士毕业生。通过两年针对钢琴艺术指导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解读艺术歌曲、歌剧选段的要素并准确地诠释其音乐风格。除了声乐作品外,还有器乐协奏曲的演奏训练,让学生在日常排练没有乐队的情况下,能胜任为器乐表演者陪练的工作。最终在修满专业必修课后,参与国家鉴定考试与论文答辩。
三、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
(一)师资配备
在罗斯托夫国立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教师隶属于室内乐与艺术指导教研室。教研室现有15名教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均毕业于俄罗斯各音乐院校。所有教师均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二)本科与硕士\专家制阶段钢琴艺术指导课程
在本科与硕士\专家制的学习阶段,钢琴艺术指导是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周安排1—3节钢琴艺术指导课,由一名声乐教师和一名钢琴艺术指导教师共同讲授。钢琴艺术指导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理解音乐的风格、分析作品的结构、划分乐句、克服困难片段的演奏技术问题。随后声乐教师会加入课堂,指导学生如何与歌唱者配合,如何准确地把握音乐情绪,并在课堂上陪学生反复练习。教师会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布置曲目,基础较好的学生,每学期“精弹”5首艺术歌曲和2首咏叹调,并“泛弹”20首各类型歌曲。
(三)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副博士
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副博士,学制为2年。学校根据剧院、乐团、高等音乐学校、中小学的人才需求而开设课程,旨在加深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授课方式灵活,教学活动均具有职业的现实指向。
课程分为三大类,首先是专业实践课。包含有声乐合作课、器乐合作课、创造性实践课。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文本分析,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找到合适的演奏技巧诠释其中的风格。声乐合作课采用双导师制,钢琴艺术指导教师与声乐教师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指出学生的缺陷与解决路径。器乐合作课一般训练学生演奏协奏曲的缩编谱,旨在培养学生辅助性的工作能力,为器乐演奏家提供日常的陪练服务。创造性实践课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厅、剧院开办音乐会,参与各音乐赛事,或录制专辑。其次是专业理论课与通识课,包括艺术史与哲学、音乐活动心理学、音乐表演艺术史与理论、外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音乐教学法、音乐节与巡演活动管理、一对一论文写作辅导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