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在跨文化音乐交流和融合中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 常笑笑
发表于 2023年10月

跨文化音乐交流和融合是当今世界音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在跨文化音乐交流和融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琵琶在跨文化音乐交流中的交流史、琵琶演奏家以及琵琶融合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对琵琶在跨文化音乐交流和融合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了解琵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状况,探索琵琶在跨文化音乐交流和融合中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从而促进琵琶在跨文化音乐交流中的发展和推广。

跨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自身文化优势,努力挖掘他国文化精髓,是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动因,是核心文化圈向非核心文化圈扩大影响力的自我诉求。站在琵琶的角度来看,琵琶因其多样演奏技巧及浓厚文化底蕴的特殊性对跨文化音乐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改革开放后琵琶演奏者们积极参与国际赛事、参加世界学术论坛,还是参与各种国际演出与艺术交流活动,都展现了中国琵琶演奏者积极繁荣的文化交流趋势。得益于此,琵琶的发展折射出时代多彩的面貌和交流的丰硕成果。因此,本文将从琵琶的音色、演奏技巧等特性出发,探究其在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琵琶音乐作品中多样的旋律投射出的人的音乐审美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推进策略。

一、琵琶

琵琶作为我国最著名且优秀的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丰富且多变的演奏技巧与无与伦比的音乐感染力、表现力深得世界各国乐迷的喜爱。新中国成立至今,琵琶备受国家与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大批杰出的琵琶演奏家和作曲家致力于我国琵琶的创新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和努力,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琵琶音乐杰作。这些琵琶作品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音乐桥梁。

琵琶之所以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首先是因为琵琶的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极强,右手有弹、挑、夹弹、双弹、双挑、分、摭、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打、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指法,可演奏多种和弦,在演奏乐曲时“刚柔并济”,可以呈现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音乐特点。其次,琵琶具有与众不同的音色,不仅能够形成“以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声音特色,還能完美呈现出针对“音腔”进行美化与修饰后的各种音乐特色。不仅如此,琵琶的旋律性极强,演奏者可以通过运用琵琶的多种演奏技法,利用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呈现出音乐的不同魅力。最后,琵琶有着丰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不同的流派,各个琵琶流派不仅在演奏技法上有各自的独创,在乐曲的处理中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创新。除此之外,琵琶还可以以独奏、重奏或伴奏等多种演奏形式呈现。其既承载了古代文化的传统,又在现代音乐中保持着活力和创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内涵。

二、琵琶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全球化通过开放和多元化交流的方式,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提高了人们文化的认知水平,鼓励人们成为自治和更加开明的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国对外交流开辟了航线,宣扬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传播了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文化胸怀,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就是因为有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路,有着互联互通的经济,才让中华文化传播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长期以来,音乐一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学术界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形式来改善各国间的关系。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德国的文化外交研究所(Institute of Cultural Diplomacy,简称ICD),其开设了许多形式的音乐交流项目,例如举办艺术节、座谈会、舞台表演等等。

本文刊登于《音乐生活》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