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化疗药或能治疗前列腺癌】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口服药物,这种药物可破坏前列腺癌细胞的代谢,并将化疗药物直接輸送到前列腺癌肿瘤细胞中。研究团队在人类癌细胞和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测试了新药物,结果显示,化疗药物使前列腺癌肿瘤体积的增长减少了50%以上。
【粪菌能提高免疫治疗疗效】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瘤患者经粪菌移植治疗后,免疫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经加工制成胶囊,患者服用后可改善肠道状态。为验证粪菌移植对免疫治疗的影响,这项研究招募了20名黑色素瘤患者,让他们在启动治疗前一周服用40个粪菌胶囊。最终,整个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达65%,较单用免疫治疗的40%~50%有了明显提高。
【人工智能显微镜让化验更高效】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称,他们研制出一种拥有人工智能(AI)分析系统的显微镜,每天可检测3.5万份血样。AI显微镜可以检测并鉴别血液样本中的微小改变,并将检测结果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医生。
【用餐时间安排好也能预防糖尿病】近日,《国际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涵盖超10万人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早餐吃得晚,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与8时前吃早餐的参与者相比,9时后吃早餐的参与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9%。研究还提示,晚餐吃得太晚(晚于22时)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比于19时之前吃晚餐的参与者,22时之后吃晚餐的参与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升高44%。
【素食未必都健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素食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血糖水平和体重,但并非所有的素食都是一样的。例如,快餐店的素食套餐可能含有精制碳水化合物、氢化油、盐、人造甜味剂,还有经过油炸的蔬菜,可增加素食者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生活环境温暖或影响老年人视力】近日,一项对170万美国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在较温暖地区的美国老年人比生活在较凉爽地区的美国老年人出现严重视力障碍的可能性更大。研究显示,生活在平均气温15.6 摄氏度及以上的人群出现失明,或即便佩戴眼镜也无法清晰视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持续高温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循环》杂志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中,课题组收集了我国江苏省5年间共20万例心脏病发作死亡案例。研究者对比气候数据发现,温度和PM2.5与发作风险显著相关,女性和老年人受此影响更大。持续两天气温在28~36摄氏度,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18%,而持续4天气温达35~43摄氏度,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升高76%。若持续4天高温再加上PM2.5大于37.5微克每立方米,死亡风险将翻一番。
【睡眠不足让人变“傻”】英国伦敦大学研究显示,运动和最佳睡眠时间都对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但对于睡眠不足的人来说,认知功能下降更快,且运动不能弥补睡眠不足对认知功能的伤害。在研究开始时,人们发现每晚睡眠6~8小时以及较高水平的运动与更好的认知功能有关。然而,10年后,对于50~69岁的人来说,运动量大但睡眠时间短的人,总体认知功能下降得更快。对于70多岁的人,尽管睡眠时间变短,但运动的认知益处持续存在。
【植物奶营养价值低于牛奶】美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由杏仁、燕麦、大米和大豆制成的植物奶,营养成分通常少于牛奶。大多数植物奶的蛋白质含量低于牛奶,而且,植物奶的钙和维生素D含量也比牛奶低1/3。平均而言,每240毫升植物奶只含有2克蛋白质,且不同产品之间差异很大。
【嗅觉丧失或是痴呆症早期征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存在阿尔茨海默病遗传倾向的人群,嗅觉可能会在其认知功能发生变化前先退化。一个在嗅觉感官系统中高度表达的基因APOE,携带其变体之一APOE4的人,会出现气味敏感性下降,且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明显升高。
编辑/王 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