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穷到卖奖章
作者 韩轩
发表于 2023年11月

拿到诺贝尔奖,到东莞买房补贴1000万元。这是广东省东莞市2023年的特级人才购房补贴政策。这比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7万元人民币)的诺贝尔奖奖金还丰厚。

诺贝尔奖不仅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也会给得主带来一笔丰厚的奖金。围绕着这项年度科学盛事,金钱也在暗暗涌动。

一百多年过去了,诺贝尔留下的那笔钱不仅没发完,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容小觑的力量。诺奖不仅让得主富有,甚至也造福了博彩公司。但贫富分化在诺贝尔奖得主中也存在,一些诺贝尔奖得主生活窘迫,以至于不得不卖掉奖章。

金钱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诺奖也不例外。

发了一百多年,

奖金还越发越多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仅约为15万瑞典克朗,2023年已经涨到了1100万瑞典克朗,是诺贝尔奖史上金额最高的一届。

当初诺贝尔留下的设立诺贝尔奖的遗产,仅约为3100万瑞典克朗,还不够现在一年的奖金。发了122年后,诺贝尔奖的钱不仅没发完,还越来越多。这都靠神通广大的诺贝尔基金会。

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成立,管理诺贝尔的遗产和奖金。受到诺贝尔遗嘱里投资“安全的证券”的限制,诺贝尔基金的收益不高,导致奖金不断缩水。1923年,诺贝尔奖的奖金已经从15万瑞典克朗缩水到了11.5万瑞典克朗。

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诺贝尔留下的钱就发完了。好在,诺贝尔基金会1946年获得了瑞典政府授予的免税资格。1953年,诺贝尔基金会终于获得政府许可拓展投资范围,可以把钱投资于股市和不动产。

摆脱了投资限制后,诺贝尔基金会的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