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自然博物馆展出了著名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宠物鹦鹉的标本,这两只鹦鹉标本原本一直在法国的两个福楼拜博物馆中。鹦鹉经常出现在福楼拜的许多作品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法利夫人》,他用鹦鹉隐喻了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福楼拜在写完这部小说时,号啕大哭,他说:“包法利夫人其实就是我!”
在很多人眼中,《包法利夫人》是现实主义小说经典中的经典,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竟然是福楼拜为纪念单恋了35年的艾丽莎,为了她,他终身未婚。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能够让这位悲情天才作家一眼万年呢?
单相思,
回眸一笑百媚生
1821年12月12日,福楼拜出生于法国鲁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出生在香槟,母亲是诺曼底人。或许是因为具有这两种民族的特征,福楼拜性格开朗,却又具有北方民族的冷漠;同时,在他的本性之中,还隐藏着淡淡的忧愁。
福楼拜小时候反应迟钝,总是喜欢把手指放在嘴里,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脸上是一副傻乎乎的表情。家里人都摇头叹息,在他之前有两个哥哥相继夭折,父亲甚至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小块墓地。但没想到,他竟然奇迹般活了下来。
在常人眼里,福楼拜智力一般,却显露出文学天赋。他十分情绪化,也很有想象力,就像许多敏感的孩子一样,内心深处有一种与梦想相伴终生的孤独感。
15岁时,福楼拜开始文学创作,任凭激情在笔下流淌,下笔非常之快,赢得了“早熟天才”的美誉。
1839年,福楼拜随家人到当时只有一家旅社的海边小村特鲁维尔避暑,结识了出版商莫里斯·施勒辛格和他的妻子艾丽莎,他们也是来度假的。
艾丽莎个子很高,是浅黑发色的白种人,一头顺直的黑发一缕缕地垂在肩膀上,鼻梁奇高,鼻头微微上翘,眼睛炯炯有神且饱含激情,尤其是眉毛,浓淡相宜的弧線尽显一位少妇的韵味,有种希腊女神的神秘感。福楼拜一下子看痴了,他觉得她就是自己理想中等待的人。
第一眼的美好印象,深深刻在福楼拜的脑海里。他在日记中写道:“她上唇还长着一些细细的褐色汗毛,使脸部表情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她的回眸一笑,使所有金发佳人都黯然失色……”
但是,少年的羞涩让福楼拜不敢表露。他只是静静坐在一旁,偷偷听她说话。她说话很慢,声音抑扬顿挫,柔和而富有音乐感。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他知道,自己一定是爱上了艾丽莎,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艾丽莎是有夫之妇,并且已经26岁,自己怎么能喜欢她呢?
福楼拜开始抑制自己的情感,甚至不再与艾丽莎见面,可越是这样,思念的欲望却越强烈。有一天,旅社的几个人一起乘船出行,艾丽莎正好坐在福楼拜旁边,呼吸相通,肩膀相接,她的衣服触及他的手,他的心瞬间乱成一团麻。
她小声说着什么,嗓音低沉甜美,但这些话还没传到他耳朵里,就被海风吹得四处飘散,他一个字都没听清。但是,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下船时,艾丽莎站起身,整了整饰有一枝玫瑰花结的白色女帽,用她那双丰润的纤纤玉手慢慢系好帽带。福楼拜壮起胆子看着,那双手真让人心旌荡漾,恨不得立即抓住吻上几吻。可他面红耳赤,只是偷偷目送着裹着绫罗绸缎、楚楚动人的身影离去。
几天后,艾丽莎一家人回去了。福楼拜一家也回到鲁昂,他一生最重要、最持久的激情开始了。他开始着手写《狂人回忆录》一书,叙述那个夏天,他爱上艾丽莎的故事。他在书中写道:“我当时怔在那儿,一动不动,仿佛维纳斯女神走下了神座,向我走来。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某种神秘奇特的东西,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温馨,仿佛自己一下子变得又高大又自豪——我坠入爱河了。”
第二年夏天,福楼拜特意回到特鲁维尔,希望能与艾丽莎邂逅,可等他赶到时,旅社服务员告诉他,艾丽莎已经离开了。他有些懊恼,但服务员却告诉他一个颠覆认知的消息。
原来,艾丽莎并不是施勒辛格的妻子。她的丈夫叫埃米尔·朱迪亚。朱迪亚喜欢赌博,欠了一屁股债,惹祸上身,还被卷进了一场官司。危急时刻,施勒辛格拿出足够的钞票让他免于被起诉,条件是朱迪亚必须离开法国,放弃他的妻子。无奈之下,朱迪亚只好照办。等他出国后,施勒辛格和艾丽莎开始同居。
听到这个消息,福楼拜心中五味杂陈,施勒辛格哪里是在拔刀相助,分明是趁火打劫。他瞬间明白,艾丽莎过得太艰难,他应该拯救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