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进入新阶段
作者 陈禹安 陈泓希
发表于 2023年11月

近日,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发布2023年第31号贸易部长令,禁止社交媒体作为商品销售的平台。这意味着像TikTok(抖音国际版)这样的社交平台将无法在印尼开展直播电商活动。印尼拥有2.76亿人口,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2022年印尼的GDP为1.28万亿美元,居全球第16位,购买力水平世界排名第八,是东南亚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印尼是TikTok的全球第二大市场,TikTok在印尼拥有1.25亿月活跃用户、超过600万的卖家以及大约700万的带货主播和视频创作者。此前,已经有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对直播电商进行限制或禁止。

上述国家或地区限制直播电商的主要理由是直播电商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这也引发了国内高度关注─中国会不会也对直播电商进行限制?

其实,对中国来说,自淘宝兴起开始,相关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电商对实体经济确实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中国人以其特有的适应性已经逐渐习惯了这一点。

据统计,2022年中国网上零售额高达13.79万亿元,而其中近1/4是由直播电商完成的。考虑到直播电商的兴起不过短短数年,此后还将继续增长,这一堪称惊人的数据正体现了直播带货模式的强大影响力。

相比于传统的图文电商,直播电商拥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实时性。消费者可以直接与主播互动,了解商品的实际效果,获得购物建议,并在看到喜欢的商品时立即下单购买。这种模式给予消费者更真实、更直观的购物体验,一旦消费者接受并习惯了这种购物模式,就很难再返回到从前了。

精细化管理的三个方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不太可能禁止直播电商,但一定會对直播电商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实际上,直播电商已经进入新阶段──精细化管理运营的阶段。原因如下:

粉丝日益成熟

从粉丝的角度来看,进入2023年下半年以来,明显感觉到抖音平台粉丝的商业化程度日趋成熟。

此前,粉丝对于IP类型的达人在短视频里接广告以及开始直播带货会产生较多反感,特别是忠诚度很高的铁粉。他们非常敏感,不太能接受自己喜欢的达人这么快就“背叛粉丝”,从内容生产者沦为“卖货主播”。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