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如何守住“上甘岭”的?
作者 吴越舟 彭艳嫦
发表于 2023年11月

自2018年1月9日美国运营商宣布停止采购华为设备开始,美国政府以国家之力逼迫所有盟友,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用全球技术与供应链的生态力量来封杀华为,一直到2022年3月17日美国宣布延长制裁华为常态化,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了。华为在中美科技较量战中,守住了关键的“上甘岭”阵地,它正在构建与美国完全不同的科技生态系统,将带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高端制造业,给世界提供第二选择与第二生态。

大战前的战略定力源于组织基因

华为从1987年成立到2018年年初美国开始打压它时,已经走过30多个春秋,岁月的磨砺让华为形成了一种战略定力,而这种定力的源头还是其自身独特的组织基因。

回到5年前的2018年1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具有“一定的远见”,他感知到华为的技术进步将可能超越美国已具备的技术优势,于是采取了极其疯狂的方式,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围剿与封杀华为。但这一举动也显示出美国的不自信与精神倒退,美国在上一个世纪是靠奋斗、进取与全球化引领世界的,现在却要靠强权与垄断来统治世界,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甚至可能成为美国走向衰败的转折点。5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华为顶住了美国技术生态的“猛烈炮火”,非但没有倒下,反而攻克美国认为固若金汤的科技防线,从芯片制造到核心算力,这说明华为在大战之前就有了抵抗乃至反击的战略定力。

华为作为中国一家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有效地快速增长了30多年,成为世界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军企业,即使经历美国的国家级打压,仍然屹立不倒,体现出顽强的战略定力,这种战略定力核心因素一定源于华为企业追求的精神与文化层面,更确切地说是组织基因。笔者认为华为在30多年的成长中逐渐形成了三大组织基因:一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基因,二是美国国家崛起的基因,三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基因。

第一,中华民族崛起的时代基因孕育于华为发展的早期。华为的第一个10年,年销售额从0元到100亿元,创始人任正非的精神追求就是企业的文化核心,也是组织的密码。在华为的艰苦创业时期,任正非与员工交流,常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一系列著名战争(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激励员工,从他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员工们感受到一种英雄气概与精神力量。华为身上的中国时代基因是最根本的。

第二,美国国家崛起的时代基因孕育于华为的成长中期。华为的第二个10年,年销售额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华为敞开胸怀向美国学习,当然主要是向美国鼎盛时期(19世纪20—80年代)的社会精英学习,学习美国三大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与拿来主义)的融合,学习美国优秀企业(如IBM)的管理模式。华为的高管层学习美国发展史与关注美国动态已蔚然成风。甚至可以说,学习美国的最好学生、最懂美国的中国企业就是华为。

第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基因孕育于华为成长的第三个10年(2009—2018年),此时华为已成为世界ICT行业的引领者,它的志向与站位也更高了。华为致力于为了全人类的美好未来,构建起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支撑的产业世界,通过全球化的视野会聚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与顶尖技术专家,在5G领域做出世界最领先的技术,并用最精湛的技术来促进全人类的进步需求与文明需求。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