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内卷,破解增长难的六大路径
作者 崔自三
发表于 2023年11月

近来大家似乎都有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市场越来越不好做了,价格战的阴云一直笼罩。想摆脱内卷,却发现有心无力,不知从何下手;想突破销量增长难的困局,但却又束手无策。很多行业及企业,都是在这样的困惑中徘徊着、焦虑着。

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但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竞争,而有一部分企业衰败,就有另一部分企业崛起。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不利的形势下,破解业绩下滑或销量增长的迷局,让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深化布局,触达终端

对于当下宏观经济形势,企业不必过于悲观。毕竟无论是生存还是生活,都离不开消费,也就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产品和企业,这是最基本的市场逻辑。即使是当下战火纷飞的国家和地区,大后方依然一派井然有序:该上班上班,该生活生活,各种店铺人头攒动。我想表达的是,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怎么样,行业及企业如果能够积极布局,深化市场,洞察客户需求,占领营销制高点,还是能够突破销售困境的。

2022年8月,我曾给茅台集团进行两期授课。彼时,茅台正在全国布局酱香系列酒体验中心,这是一种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新零售模式。通过全国核心经销商开设体验中心,与现有的传统营销渠道形成互补,构建集产品展示、文化宣传、品鉴体验于一体的终端营销模式,让消费者了解茅台厚重的文化底蕴、特殊的自然环境、独有的酿造工艺。有的形象店还采取沉浸式的品鉴互动,观色、闻香、尝味,借助智能化手段,手机扫码,以及声控技术,实现声音传递,为消费者提供最佳体验氛围和消费场景。这种营销重心下沉,做细、做精终端渠道的方式,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为2023年的销售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6月中旬,我应邀为贵州习酒讲了两期课程。在入住的习酒宾馆,每天都能看到大堂显示屏上来自全国各地客户的信息,既有商贸公司,也有旅行团等潜在客户群体。习酒所在的习水县习水镇,紧靠赤水河谷,企业把参观酒厂、鳛部酒谷、习酒文化城等景点结合起来,通过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及销售团队引流,每天接送客户的大巴车络绎不绝。习酒近年业绩大幅攀升,已从茅台体系里独立出来,这与其积极主动引流市场的做法不无关系。

企业销售遇到瓶颈,不妨检核一下4P策略,看哪个环节需要优化或深化,不断改善销售效率,触达消费者。也许不经意间,就实现了与消费者的共鸣与共融,找到开启市场的新支点。

掘金团队,共赴市场

前不久,在为友邦集成吊顶公司讲课之前,我曾走访它在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的旗舰店。走进商场,从下到上,几乎每层都可从这一头望到另一头,顾客太过稀少,店员比顾客还多。但即便如此,友邦集成吊顶这两家店还依然在增长和赢利,其是如何做到的?

在探访了企业区域负责人、门店店长及店员之后,我似乎找到了这家企业保持稳健经营的一些重点。

负责人有远见,很清晰地知道目前经济的态势,尤其是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即所谓的认知决定结局。

经销商老板具有较强的危机与前瞻意识,至今没有买房,而是租房住,目的是让公司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采取旗舰店辐射卫星店模式,既有直营店,又有加盟店,借此有效掌控和分销市场。

在团队打造与管理层面,也值得称道。团队流行“吵”文化,也就是在企业决策时,大家可以自由展开讨论,没有限制,经常像激烈吵架一样。就是这种可以争论的“吵”文化,让企业减少了决策失误的风险。公司业绩做得好,有赖强有力的团队。这支团队很稳定,店长都已在企业工作八九年,其他员工也都工作了四五年以上。员工大都是“90后”,很有活力,也有闯劲。为了让大家都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公司还给所有员工交了社保基金。

对于店长,老板非常信任,给予足够的授权支持。

公司也重视学习,通过外聘讲师及店长培训,尤其是利用早晚会交流,不断提高业务团队的销售能力。

公司采取全员营销模式,包括店长、店员、设计师、售后、内勤、销售人员等,大家一起开拓市场。他们通过收集多方信息,了解要交工的楼盘,利用周一、周五客流少的时间段,跑工地,进小区,甚至扫楼。

寻找设计师并与之合作,跟地砖、空调、净水器、卫浴、软装、窗帘等关联行业进行异业联盟,对实施效果进行奖惩考评,并及时兑现。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