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华坪女高)的誓词,也是电影《我本是高山》片名的来源。
高山,有着太多含义。它是空间。作为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高培养出2200余名来自大山的女孩,层峦是她们的起点,也是人生的天险。
它是时间。15年来,华坪女高从艰难创校到成绩斐然,一个又一个三年,一个个女孩的人生,甚至一个个家庭的命运被改变。
它亦是人间。校长张桂梅,从东北到西南,将所有青春奉献于教育,一身病痛却一身桀骜。她让大山里的女孩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带领她们走出沟壑,走向世界,更将自尊、自爱、自信的人生观传递给所有人。她说:“我的学生可以考到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我们是用命换来的。”
这正是《环球人物》记者数度走进华坪的原因。在这里,我们看到张桂梅与师生同舟共济,推动华坪女高拔地而起;看到张桂梅的“孩子们”,飞出大山又回到家乡,追随老师们的足迹,托举起家乡的明天。
这也是海清拍摄《我本是高山》的原因。华坪女高不仅仅是女孩们改变命运的故事,也不仅仅是滇西山区教育脱贫的故事——她与她们,解答着生而为人,究竟该为何而坚守、为何而伟大、为何而绚烂的命题。
华坪女高的精神,是动人的,是值得被书写的。2021年6月29日,张桂梅被党中央授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她的手贴满膏药,被搀扶着上台,但眼神坚定、自豪。
在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时,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今天,我们再度走近张桂梅,记录下一个更加真实、具体的张桂梅:她来自海清的跟访观察,来自老领导、老同事和学生的真诚讲述,来自华坪与华坪女高的15年变迁……
高山仰止,只因她在艰苦卓绝中日夜兼程,初心未改。
以下,是演员海清讲述她眼中的张桂梅。
初见:她的幽默与亲切
2018年前后,我们主创团队就想拍张桂梅老师的故事。
首先是对她由衷地感到敬佩。我常常设身处地想,换作是我,绝对不会有她的勇气和毅力去完成这样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从她早年经历到创办女校,这些故事我都反复地看。
生活好像给了她一副特别糟糕的牌,人生的颠沛、身体的病痛……很多人也许会摔牌认输,但她没有,她自己就是生活和命运里的强者。
其次是感动。她的逆风而行,不仅救赎了自己,更改变了2200多名女孩的命运。更长远地说,这些女孩会改变更多女孩、男孩的人生。
最后,是希望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也曾经历病痛、经历感觉走不下去的时刻,我也知道很多人在拼搏之路上会低落、会绝望——这些至暗时刻,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在黑暗里面,你停在那儿,仿佛永远见不到光,怎么办呢?张老师常说:“你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我希望她的故事,能成为人们在人生谷底的精神支撑,希望这个自我救赎也救赎他人的故事,能成为一份爱的传递。
因此,2020年的夏天,我们决定去“寻找”张桂梅。电话联系到相关部门,我们直接奔赴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