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智慧 激荡产业
11月7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环球人物》杂志社等共同参与组织的“对话科学家”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该活动举办的初衷,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振创新自信,讲好中国科创和科创中国的故事。活动精心遴选了一批在新兴和交叉领域走在前列的民营科技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旨在以问题为导向,邀请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通过实地调研、开放论坛或闭门座谈等形式,搭建一个专家与企业对话交流的平台,为企业发展方向和技术瓶颈问题答疑解惑。
解锁能源产业创新密码
11月7日,“对话科学家”系列活动来到安徽合肥。首站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季恒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青松,欧阳明高团队成员、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助理研究员徐成善等专家学者走进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围绕“能源产业创新密码”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活动当天,专家学者一行走进国轩高科经开区工厂,围绕电池寿命、材料升级等话题开展调研。下午的深度研讨会上,季恒星以《碳中和背景下化学电源的功能与挑战》为题作主题报告,王青松以《基于光纤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研究》为题作主题报告。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同国轩高科材料、电池、验证、产品等板块的研发骨干围绕能源产业创新难点、电池热失控解决方案、快充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其中,电池热失控的解决方案是与会专家关注的一个重点。王青松认为,电池安全是个系统工程,要构建“单体—模组—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电池系统的安全。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3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