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及香港,有一个地方,不少黑帮电影迷都知道。它,曾是香港极富传奇色彩的贫民窟,约4个足球场大小,却同时容纳了几万人居住。它,曾是传说中的“三不管”地带,自有一套地下秩序。它,也是香港唯一一处在法理上没有被租借或割让给英国的地方。凡此种种,让它成为香港黑帮片和警匪片最痴迷的题材之一。
它,说的就是九龙城寨了。
真实的九龙城寨已被拆除,但历史的痕迹仍在。九龙城区能得此一名,全因为曾经的九龙城寨。尽管如今的九龙城早已不见昔日“罪恶之城”的阴影——位于九龙半岛中心的九龙城,由红磡、土瓜湾、龙塘、何文田和启德这5个分区组成,都是高楼价的地段。
而在历史上,九龙城寨经历了多次身份转变,其境遇也随之跌宕起伏。
史料记载,南宋时期,这里是一片盐田,为官富盐场。到了元朝,朝廷在这里设立官富巡检司,由一名巡检官管理附近村落。后来为了加强军事防卫,清康熙年间,朝廷在这里建了一座烽火台,取名“九龙墩台”。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70多岁的虎门总兵林国良壮烈牺牲于剿海盗张保仔之役中。清廷惊闻噩耗,决定整顿九龙武备。两年后,“九龙墩台”由此升格为九龙寨炮台。
从元朝到清朝,这里所发挥的功能不尽相同,但其归属大鹏营管辖这点从未改变。大鹏营由广东水师提督直管,可见,九龙寨炮台早已被界定为一处军事设施,扼守香港东面。从鲤鱼门经九龙湾、红磡至尖沙咀的海路,都在其控制范围中。
后来,九龙寨炮台更成为鸦片战争的关键——1839年,九龙寨炮台的炮口“转向外”,向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开出了第一炮。


那一年7月,英国水兵在尖沙咀打死了村民林维喜。义律不享有“法外治权”,却拒绝按照《大清律例》行事,强行在英国船只上开庭,轻判5名凶手,并将他们送回英国。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义律才通知清廷。林则徐得知后,下令驱逐广州和澳门的英商,并截断他们的水上补给。义律不服,多次要求解除禁令,都遭到林则徐的拒绝。同年9月,义律突然率领5艘战船到九龙湾,偷袭九龙寨炮台。
时任守将赖恩爵原为大鹏湾大鹏城参将,在偷袭发生前,林则徐极有预见地将他调到九龙寨炮台驻守。虽然英军来得突然,但赖恩爵仍率领部下顽强抵抗。十日之内,清英双方在官涌一带多次交战,赖恩爵都能据守炮台击退英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