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才女友,友谊是神圣的感情
作者 楠迪
发表于 2023年10月

在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有一幅名为《马市》的大型画作,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女画家罗莎·博纳尔。她是第一个标榜艺术不应区分性别的女画家,也是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设立以来首位获得“大军官勋位”的女性。

罗莎天性热爱自由,她穿裤子、剪短发、抽烟、在城堡里养狮子、在森林里游猎。在19世纪的男权社会,她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被不齿和唾弃,但她孤身挑战世俗,并用一幅幅伟大的画作证明了自己。

罗莎功成名就的时候,安娜还只是一个小女孩。从小残疾的她将罗莎当作自己的偶像和精神支柱,并在多年后投奔罗莎,成了她的挚友和守护者。名人和“素人”的友谊仿佛一段传奇,而更加传奇的是,罗莎去世后,安娜竟活成了另一个罗莎……

叛逆少女,天才画家

1822年3月16日,罗莎·博纳尔出生在法国波尔多。她的父亲雷蒙·博纳尔是一名画家,擅长风景画和人物肖像。母亲克里斯蒂·多罗西·苏菲是一位钢琴教师。书香环绕的家庭氛围滋养了罗莎,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学画画,并很快表现出过人的绘画天赋。

与此同时,罗莎的性格却有些怪异。她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总是闪着狡黠的光,经常花样频出,捉弄兄弟姐妹,惹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叫。上学后,她更是无心学习,经常跟同学打架。而且,她在阅读和写作上表现出了严重的障碍,不能自主阅读,写作更是一塌糊涂。好在母亲性格温柔,总是手把手教导女儿,鼓励女儿每阅读完一篇文章,就在旁边画一个小动物,然后拿去给父亲点评。而罗莎每次都能从父亲那里得到夸赞。这样的鼓舞让罗莎非常受用,依靠这种方式,她顺利渡过了阅读和写作的难关,也越来越擅长画小动物。

12岁的时候,因为经常旷课,还对同学表现出暴力行为,罗莎被学校劝退了。校长说:“我无法再面对频繁投诉的其他家长,拜托你们领回家自己教育吧!”这让身为教师的苏菲颜面尽失。看着愁眉苦脸的母亲,罗莎却毫不在意地说:“何必一定要去学校那种没有自由的地方!”女儿这句话,让苏菲更加灰心,毕竟,在当时的法国,好人家的女孩子一定要遵循传统,接受教育,出落得谦卑有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嫁到更好的家庭,实现阶层的飞跃。

从小,母亲苏菲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但现在,罗莎让她失望了。自从女儿被劝退后,苏菲放在罗莎身上的心思便少了很多,倒是父亲雷蒙从没有想过放弃,他决心开发女儿身上的潜质,让女儿在绘画上蹚出一条路来。于是,雷蒙花费大量的时间教罗莎艺术和绘画,但很快,他发现女儿似乎對自己擅长的肖像和风景画并不热衷,反而对临摹各种动物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热爱。

每到周末,罗莎都会央求父亲,带自己到巴黎周边的牧场观察各种动物。当看到女儿笔下惟妙惟肖的动物时,雷蒙惊喜不已,夸赞道:“我的女儿,你果然天赋异禀!瞧,你画的这匹马简直就像真的在草地上奔跑!”罗莎得意地笑道:“当然,我还可以画得更好!”

在父亲的鼓励下,罗莎的天赋被彻底激发,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她的画作已然颇具大家风范。这让雷蒙非常自豪,经常把女儿的画作展示给朋友们,并预言,女儿未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自己。父亲的信任和鼓励,让罗莎更加自信。她勤加练习,立志在绘画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1836年,14岁的罗莎开始临摹卢浮宫中的绘画,她的作品得到了当时很多有名画师的肯定。但即便如此,少女还是遭到了非议,家族里有守旧的长辈跑到雷蒙的画室,质问他:“你作为一个父亲,难道不该管教私自抛头露面的女儿吗?”雷蒙一时无法应对,但罗莎却大声辩驳:“卢浮宫有哪个条文规定女性不可以进入?”看到罗莎双手叉腰的泼辣样子,长辈气得胡须抖动,拐杖把地面敲得咚咚直响。渐渐地,罗莎桀骜不驯的性格藏不住了,人们纷纷议论:“雷蒙家的女儿简直就是一匹烈马!”

可罗莎才不管这些非议,她甚至公开宣称:“既然说我是烈马,那我就野给你们看!”她不顾母亲反对,剪短了头发,并终身没有再蓄起长发。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